怕被封神,最爱听人喊“崔大夫”, 大V崔玉涛当院长显北京范儿
“我特别不喜欢‘崔神’这个称呼,我是干临床的,那些我存在短板的事情尽量少做或不做,交给团队去做就好。”9月11日,崔玉涛主持育学园医疗旗下北京弘和妇产医院开业剪彩仪式。此时的他早已不仅是让中国妈妈们奉若神明的网络大V,而是这家新医院的院长,同时,他也是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的院长。身兼两家医疗机构院长的他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不忘强调,希望大家记住他的医生身份,而不是院长。
从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生,到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再到“育学园”创始人和两家民营医医疗机构院长,作为第一批在微博上爆红的中国医生之一,崔玉涛走出了一条他人很难复制的医生大V成长之路。
除了开业当天迎来送往的嘉宾,医院职工几乎清一色喊崔玉涛为“崔大夫”。活动中他不像院长,更像是一名口齿伶俐的主持人,在现场带领拍摄和直播人员一一敲开诊室的门,请出里面的医生介绍所在科室的情况。医院开设有妇产科门诊、儿科门诊、中心手术室、产待一体病房、产房等科室,注册床位数53张。崔玉涛有如男主播与医生对话般并进行网络直播,超过25万网友在线观看了这场直播。
据悉,育学园医疗旗下北京弘和妇产医院于2018年5月育学园宣布成立“育学园妇产儿医疗健康平台”后启动重装工作,在2019年8月1日正式对外试运营。目前,医院正在进行医疗机构更名审批中,审批通过后,北京弘和妇产医院将正式更名为北京育学园妇产医院。
活动结束后,崔玉涛接受健康界独家专访。拖着一口京腔的崔玉涛语速很快,目光锐利,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崔玉涛今年已经年满56岁。
心真大 医院开业前院长还在外地义诊
崔玉涛对临床的热爱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家里三代行医,成为一名医生似乎是家族传承下来的责任,也是崔玉涛小时候的梦想,所以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崔玉涛只报考医学院,并且顺利被首都医科大学录取。
毕业至今已有33年,即使在网络上成为“呼风唤雨”的大V,崔玉涛也从未离开过临床工作。“无论是刚毕业时的实习医生,还是现在所谓的院长,我想‘崔大夫’这个称呼这辈子都不会变,这是我最爱的称呼。”
对临床的热情不仅在称呼上,崔玉涛在管理上对“院长”一职的热情也比在门诊中给孩子们看病低,其中一个细节足以体现他的“心大”:与很多院长事必躬亲不同,崔玉涛在新医院正式运营之前一个月,还带领育学园医疗团队跟随韩红爱心基因会“百人援川”义诊活动来到四川甘孜和大凉山义诊两周,崔玉涛作为义诊活动儿科组组长带领北京专家团队给那里缺医少药的孩子们带去北京儿科专家的技术。
身处体制外,主要用户是中高收入人群,崔玉涛却每年安排自己到偏远地区去义诊,这让很多人“看不懂”。“我希望我们的育儿知识能够更加立体,前提就是我要了解不同经济状况地区患儿的需要,而不仅是把用户集中在我希望他们集中的城市,因为一旦大家只停留在一个小圈子里,想法很容易片面。”
“管理者的手绝不能伸得太长”
崔玉涛享受着去接触不同地区孩子的过程,但他同时需也要面对自己“两家医院院长”的身份。他并不排斥这个身份,却始终在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将手伸得太长”,他希望把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如今整个团队有400多人,崔玉涛并未被管理庞大的队伍搞得心力交瘁。他坚持每周二和周四定期出门诊,只为到一线去了解客户最真实的需求;早上起床之后,他会拿起手机在微博上回答家长们的问题;新医院员工都知道,院长办公室经常是空的,因为院长大多时候会在诊室或者诊所忙碌着……所有这一切,仿佛都在显露着这位院长的与众不同。
崔玉涛的管理理念就是“不管理”,自己只需要把好方向,让员工认可理念,并且把理念贯彻下去就行。这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坚信,别人拿不拿自己当朋友无所谓,但自己一定把所有员工当朋友,不搞怀疑、暗地调查和监督。“我希望大家可以大胆去做事情,即便错了,也是我来承担。”崔玉涛说。
在微博上拥有近800万粉丝,至今发布与育儿相关科普8000多条,如果接广告,崔玉涛会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他至今在微博上不接一条广告;崔玉涛并非体制内大专家,3000元诊金却一号难求……在崔玉涛身上,有太多让人感到反常规的现象,但他活得却丝毫不“拧巴”。
到底这是个怎样的“崔玉涛”,从他接受采访时所透露出的信息,或许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
健康界:您认为每次3000元诊费贵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