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发布文章
申请认证 退出

扫码给

幸福加点料

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下载
×

专注临床,精于学术——旨在提升中国临床思维,助力中国临床决策。

72 小时热文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找到新方法

2019-09-01 王潇雨 / 健康报网
A- A+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症状前的15年~20年内,人脑内的蛋白Aβ和Tau就已经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采取干预措施,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至关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比较了同一受试者个体血液和脑脊液外周标志物的诊断效力,发现外周血中外泌体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效力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方面等同于脑脊液,这为制订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症状出现前的精准干预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上。

外周标志物的研究是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热点问题。因为在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症状前的15年~20年内,人脑内的蛋白Aβ和Tau就已经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采取干预措施,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至关重要。此前,外周标志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脑脊液中蛋白Aβ和Tau的改变方面,但因有创不宜广泛开展,而将外周血作为诊断标志物,虽创伤小但敏感性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贾建平团队分两个阶段纳入了北京、贵州、山东、河南等地的298位受试者,并对同一受试者的外周血和脑脊液进行系统观察和对比。研究发现,神经源性外泌体中的3种蛋白(Aβ42、T-tau和P-tau)的水平与其在脑脊液中的水平高度相关。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外泌体生物标志物或可反映大脑的病理生理变化,其诊断效力等同于脑脊液的诊断效力,可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而且,在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这3种蛋白的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有效区分这两种早期症状相似的疾病。

研究人员还计算了受试者外泌体和脑脊液中Aβ42、T-tau和P-tau的工作曲线,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结论,并通过逻辑回归分析评估3种复合生物标志物,建立了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模型。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剩余70% 开通VIP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0人收藏

0人打赏

精彩评论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 大健康产业 2019-03-07

    0
  • 疾病谱 2018-04-13

    1
  • 大视野 2017-11-14

    1
  • 大视野 2016-12-05

    0
  • 大视野 2012-08-07

    0
  • 贝壳社 2016-12-05

    0
  • 神经科频道 2019-07-03

    0
  • 临床前线 2019-05-17

    0
  • 神经科频道 2019-01-07

    0
  • 健康新科技 2018-12-18

    0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X

    打赏金额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X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X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