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兄弟不篮球!北京儿童医院有份“篮”不住的热爱
裁判一声哨响,篮球被抛向空中,伴随两位队员纵身跃起,一场比赛正式开始。焦灼的场上局势、双方分数的你追我赶,加上球鞋与地板摩擦出的阵阵“啧啧”声,比赛的精彩程度一点不亚于专业球队。
比赛中的一支球队队员身穿或蓝或白的队服上衣,但胸前印着的“BCH”字样,这足以证明他们的不同之处——球队成员全部来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下称北京儿童医院,英文缩写BCH)。他们中有儿科医生、有药师技师、有后勤职工、管理岗位人员、还有有初入医院的医学生……
医者只有让自己更加健康,才能更好地救死扶伤。日常负责医院青年工作的团委书记胡波就是这支篮球队的队长。尽管胡波没有工作在临床一线,但他承担着引导、教育和服务医院青年小伙伴儿们工作、学习乃至生活的任务,包括为大家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运动氛围。事实上,他更像是一个“支撑点”,把伙伴们的工作和运动更好的串联起来。
2017年起,在医院工会的大力支持下,球队活动与训练变得更为系统,每周日晚6-8点成为篮球队的固定活动时间。
与队员们在赛场上的胡波(中间)
为了减少因场地条件或设施给队员们带来的伤害,活动之初,室外篮球场并没有成为胡波及队员们的首选。“当时我们本想在医院附近找一个篮球场,也问了不下十家,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法租用。”胡波说,经过所有人半个多月的努力寻找,目标锁定在一家位于左安门桥附近的篮球馆,地处东南二环,距离北京儿童医院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距离并没有成为所有人坚持每周一次篮球活动的阻碍。“作为医院全面托管的分院,顺义妇儿医院的人事处处长和两位外科医生,每周末都会单程驱车两个多小时专门回来参加活动。队员中还不乏有家住房山和昌平等远郊区县的成员,这真的都是铁哥们。”胡波自豪地说道。
与外部单位的比赛合影
为了让篮球活动不那么单调,球队经常会组织队员们与其他单位打友谊赛。除了与北京市医疗系统内的医院共同交流外,儿童医院篮球队还与市人社局、西城法院、农商银行、中联部、中央电视台、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职工在赛场上有过较量。
曾站上CBA赛场在北京队迎战上海队的现场领唱国歌,是让北京儿童医院篮球队感到最自豪的一次经历。比赛开场,伴随《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他们带领两队球员和现场数千名观众共同合唱,在国歌中感悟中国青年一代高扬理想信念旗帜、牢固树立远大理想的时代使命。
领唱现场
与北京农商银行篮球队外援兰多夫合影
“篮球不像跑步那样是可以单人独立完成的运动,它需要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组成团队。大家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时间慢慢磨合,形成默契,心意相通才能赢得比赛。球队发展至今,常驻成员有30多人,另外还有100多人的‘后备军’。“虽说这个数字跟其他成人综合医院比起来或许并不算多,但所有人的心始终都拧在一起。”胡波说。
在如今医疗工作倡导多学科协作的大环境下,队员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慢慢形成了这种合作伙伴才有的默契。
篮球运动让同一家医院中“点头之交”的同事成为朋友。医护人员每天独立的工作很繁重,学科之间更是“隔科如隔山”,通过业余文体活动,增强医务工作者间的了解、科室间的协作,篮球已成为同事之间情感提升的助推器。
队员合影
如今,对所有队员来说,“篮球”早已不再只是个名词,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所有队员们感到欣慰的是,每周末的活动还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参与。“无兄弟,不篮球。大家的心没走散,篮球队就永远不会解散。”
庆祝队员新婚大喜
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
医健圈运动达人访谈/征文邀请函
我们有太多的医疗健康从业者,在医健服务“跑道”上狂奔的同时,逐渐远离自己的身心健康跑道。这不是被倡导的选择。
良好管理自己的健康,既是卓越工作的前提,也是家庭幸福的保障。幸好,包括您在内的一批先行者,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做出榜样!
寻找最佳医疗实践的健康界,响应健康中国号召,关注医疗健康从业者的身心健康,特别发起“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的主题活动。
记录个人,改变群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