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以耗养医”时代 高值耗材改革方案正式出台!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公布。
这是继各省市有关医用耗材采购方案陆续试行后,国家首次出台有关高值耗材改革的方案。业内人士称,改革方案的出台会尽量压缩高值耗材的流通环节。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因其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要求高成为国家“进口替代”主攻的方向,该领域的有效治理将大大减轻患者负担,实现医保基金的高效使用。
《方案》指出,通过优化制度、完善政策、创新方式,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环境,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值医用耗材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
“参照药品的带量采购来看,再根据以往的经验,高值耗材纳入集采后预计将降价超50%。”医库软件董事长涂宏钢告诉健康界。
针对如支架、起搏器、人工关节等高值耗材价格虚高,存在以耗养医导致的过度使用等重大问题,《方案》给出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
加强规范化管理,明确以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建立价格监测和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做好与医保支付审核平台的互联互通;实行医保准入和目录动态调整,逐步实施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建立产品企业报告制度;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实施“零差率”销售;研究制定医保支付政策,科学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并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控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
严格医疗卫生行业管理责任落实,加强相关手术管理,完善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加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管理,将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情况纳入医保服务协议内容,完善智能审核,建立“黑名单”制度。
三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质量管理,严格上市前注册审批,建立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和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流通管理,公立医疗机构要建立配送遴选机制,鼓励各地通过“两票制”等方式减少流通环节;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部门联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为保障改革落地见效,《方案》还强调,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协同,加强宣传、合理引导,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