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在京发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目前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1.14亿,其中未诊断糖尿病患者达6130万人,另外,糖尿病前期患者达4680万人。将近87%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作为糖尿病筛查的主战场身负重任。
7月11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协办的《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共识》汇聚了众多专家的临床循证依据和筛查意见,对2型糖尿病的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弥补我国基层筛查经验相对缺乏和筛查能力相对不足的缺陷,为基层糖尿病筛查和预防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刘克玲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主任委员刘克玲介绍,糖尿病起病悄无声息、防不胜防,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病变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伤害。《共识》的制定立足基层,简便实用,是一部患者一听就懂、一用就明的糖尿病筛查共识。《共识》为何定于7月11日发布,刘克玲进一步诠释,“711”寓意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她希望《共识》的发布能够全面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实施,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纪立农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IDF-WPR)现任主席纪立农教授分享的最新2型糖尿病诊断路径研究显示,41%的患者因糖尿病症状就医确诊,38%通过查体发现,20%在诊疗其他疾病时发现,1%来自社区筛查发现,高发病率、低诊断率和知晓率成为2型糖尿病筛查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从查体和机会性筛查路径发现糖尿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孙子林教授
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基层糖尿病学组组长孙子林教授介绍了《共识》的重点内容。他从高患病率、低知晓率、防治获益及其卫生经济价值4个方面阐述了《共识》制定的必要性,并重点介绍了筛查方法和流程。他强调,筛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筛查是为了更好的防治,降低全因死亡率,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
《共识》发布后如何提升基层医生的依从性?孙子林告诉健康界,他们将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和宣传教育为基层医生进行推广,并成立试点单位和筛查小分队深入基层分享实践经验,让《共识》惠及更多基层医疗工作者和公众。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推广启动仪式
据了解,会议LOGO和启动台设计成沙漏是寓意开通漏斗筛查糖尿病,倡议重视筛查,不做“糖人”!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陶金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黄迎春秘书长,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基层糖尿病学组副组长刘静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严孙杰教授,南昌市第三医院涂萍教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胡浩教授,以及媒体代表等出席了发布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