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赫捷、乔杰、李兆申三院士“比拼”新技术
当提及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情有些严肃。
“医学领域发展迅速,患者又迫切期待被拯救。所以我们鼓励临床新技术的研发。”曾益新首先表明态度。
“但是,新技术在应用到临床时,一定要审慎,不能随意扩大应用范围。”至此,曾益新的观点被完全坦露出来,“既鼓励发展,又要慎重应用于临床,且符合伦理要求。”
这段话发生在6月1日,“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中国临床新技术应用院士论坛”上。
会上选举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随后,多位院士“释放天性”,纷纷就自己的“新发明”做分享。
李兆申的“新发明”
吞下一粒胶囊,就可以做完整个消化道检查,全程无痛不插管,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团队研发的国产小肠胶囊。
之前一提到胃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插管、疼痛、创伤。“打死我也不再做内镜检查了。”一位患者在做完检查后,对李兆申说。于是李兆申开始思考,如何从有痛苦内镜做到无痛苦内镜?
国产小肠胶囊的研制成功实现了这一转变。患者接受检查时,只需服下一颗智能胶囊,胶囊就会在胃肠肌肉蠕动的帮助下,全程扮演“消化道摄影师”,以数字信号传输图像到记录装置上。
在此基础上,李兆申又带队研发遥控胶囊胃镜。由于安装磁定位芯片系统,胶囊内镜可以在医生的控制下巡视消化道任意位置,实现定位功能。
李兆申研发新技术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在会上,他提到一个让肥胖者异常开心的事情:“管不住嘴”将被轻松解决。
据李兆申透露,治疗肥胖胶囊内镜,是该团队在研发项目之一。李兆申的想法是,通过体外遥控,让胶囊在患者胃腔内充气放气,“当患者想吃饭时,就让胶囊放气充满胃腔,这样他就吃不下去了。”李兆申笑着调侃。
生殖领域的新技术
李兆申的各种发明,吸引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的注意,她甚至忍不住打断李兆申的发言,直接就发明细节发问。
因为她也是新技术的积极探索者,不同的是,她聚焦于生殖领域。
31年前,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2019年4月15日,郑荫珠顺利分娩,诞下一名男孩。
这31年间,辅助生殖技术应用逐渐成熟,被推广至全国范围。其中新型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新型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技术、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新体系、新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先后出现。
而乔杰的愿望,不仅希望人们能“生得出来”,还能‘生得好’。这也成为她不断探索新技术的动力。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随后的脐血基因检测再次证实,婴儿不含致病位点。
这标志着中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出生缺陷”作为生殖健康重大难题开始逐渐被攻克。
“我们还在寻找新技术,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乔杰说。
癌症诊疗的规范化
2018年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年发病约392.9万人,发病率285.83/10万,年癌症死亡约233.76万人, 死亡率170.5/10万,近十五年来,发病率年增幅约3.9%,死亡率年增幅2.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通过分享数据总结到,中国癌症负担日益加重。“对比国际数据,中国癌症发病率不高,癌症死亡率却约占全球30.2%,死亡人数全球第一。”
赫捷解释,这或源于中国癌症发病谱和国际有较大差异。
与此同时,中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有所提升,赫捷将这一数据的提升归结于,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广泛开展。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临床新技术的发展。
在赫捷看来,相比其他领域来说,癌症诊疗新技术发展最快。新技术发展的同时,规范化诊疗也被医学领域进一步重视。“诊疗技术一定要规范化、标准化。否则,‘魏则西事件’仍会上演。”
据介绍,目前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中心及26个省级肿瘤性疾病质控中心已经成立,肿瘤规范化诊疗及质控体系已经建立。
顾晓松担任新职务
“科技的发展,关乎人类健康。目前,越来越多颠覆技术不断出现,对于这些新技术,我们应该有更大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说。
6月1日,顾晓松担任新职务,他被全票选举为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受原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承担原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工作。该委员会在医疗技术应用规范化管理方面,一直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推动中国医疗技术应用的进步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等人,被聘请为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与顾问。
换届大会同样选举产生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具体名单如下: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