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人到一团 浙大一院副院长顾国煜跑“瘾”有多大

2019
05/16

+
分享
评论
杨瑞静 / 健康界
A-
A+
健康中国,医者先行。健康界记录顾国煜等人的健康跑道,以期影响医疗行业从业者。

晨起或黄昏,数十人的队伍中个个身着印有“浙壹汇”的运动衫,佩戴发光手环,在西湖时代广场集合后,他们开始绕着西湖跑步。如果忽略掉他们庞大的队伍,在西湖边上,这就是一群普通的健身队伍。

不同之处,在于这支队伍的成员,全部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的医务工作者,团队被称为“浙一跑团”。他们中有的是难求一号的医生,有的是后勤职工,有的是管理者。

浙大一院常务副书记、副院长顾国煜就是其中一员。用顾国煜的话说,跑步是一项让他“上瘾”的活动,他已经坚持四年多时间。

顾国煜

开始于“上瘾”

2015年的杭州,进入7月份后,最高温度逼近40℃。“几乎都是大热天,行人外出顶着大太阳,特别晒。”在这样的天气里,顾国煜仍会坚持长跑。他说,长期坚持跑步后,人都会上瘾。

顾国煜的“瘾”始于2015年3月某一天的上午。偶然机会下,顾国煜和爱好长跑的朋友相约到西湖,决定跑步绕湖一周,全程11公里左右,他们一路跑跑停停。“跑完之后,自己上下楼梯特别困难,腿痛得只能横着走路。”毕业之后,顾国煜很少有过如此大运动量。

运动给人身体带来痛苦的同时,还会带来心情上的愉悦感。“在连续跑步45分钟后,大脑分泌出内啡肽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悦。”正是这种愉悦感,让包括顾国煜在内的很多人“上瘾”。

为了缓解“跑步瘾”,顾国煜会想法设法地“挤时间”跑步。赶赴各种约会的路上,就为他提供了机会。

顾国煜(左)

10公里的路程,顾国煜通常是跑步赴约,“当时我的配速是每公里6分钟,10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就能跑到。”若路程短于10公里,他会故意绕路,多跑一段。

清晨也是他跑步的绝佳时间。通常,顾国煜5点钟就已经起床为跑步做准备。

持续一段时间后,顾国煜发现,运动带给他的远远不止“愉悦感”。

“后来才发现,自己几乎再也没有发过脾气。”而在此之前,顾国煜应该是一个性子急的人。甚至因为性格急躁,刚步入40岁,他就成为高血压一族。坚持跑步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心态变得更加积极,性情相对温和起来……

中断于伤痛

就在顾国煜享受跑步带来的好处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长跑四个月后,顾国煜突然感觉左腿膝盖外侧隐隐酸胀,到医院做过膝关节磁共振,才发现关节腔轻度积液,膑骨软骨出现磨损。“长跑过后我没有做充分的拉伸运动,肌肉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带来跑步动作变形,就容易引起损伤。”当时顾国煜就意识到自己已经运动过量。

然而已经“上瘾”的他,并没有因此停下跑步的步伐,甚至在此期间,完成人生的首场半程马拉松--莫干山日出半程马拉松。

不同于平地上跑步,山地跑步更累,上下山时对膝盖的冲击也更大。“但是跑完之后,我没有感到更严重的伤痛。”已经对跑步成瘾的顾国煜,轻易地忽略了身体的不适,开始着手挑战全程马拉松--2015年杭州国际马拉松。

2015年11月1日,淅淅沥沥的小雨让当天的赛道更加湿滑。一路慢跑到八公里,腿部的伤痛又找上顾国煜。尽管咬牙坚持,跑跑走走,到21公里半马终点时,他终于无法继续前进。

直到现在,谈起这段经历,顾国煜仍会感到遗憾。“跑步一定要循序渐进,要跑休结合,做好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运动。”这是他从这段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伤痛给顾国煜带来的改变还包括他对跑步速度的态度。顾国煜的手腕处有长期佩戴手表的痕迹,“当时我买了一块运动手表,可以记录速度。”现在他的手腕处已经空了,他已经不在乎速度的快慢。“因为受过伤,现在我更在意的是科学地跑步。”

跑团中坚持

后来的几年时间里,顾国煜虽然逐渐减少了跑步次数,却始终没有放弃参与浙一跑团的跑步活动。

2015年5月,成立之初,浙一跑团起名为“浙毅跑团”,成员只有四五十人,由浙大一院跑步爱好者自发组织;2016年9月,跑团人数达到200人;同年10月,团队更名成为浙一跑团;2017年11月,浙大一院正式授旗成立浙大一院体育俱乐部浙一跑团,隶属医院工会委员会管理和指导。此时的浙一跑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员超过500人的超大跑团。

浙一跑团

周四夜跑(19:10,西湖),周日晨跑(5:20,西湖和华家池),是跑团每周常态。过去在西湖边健身的市民也慢慢被吸引,自动成为跑团中的一员。于是,浙一跑团的微信群开始扩张:由高级群、中级群、初级群、义工群拓展出第五个群--“亲友群”。每次跑步前后,浙一跑团先统一带着各群成员做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动作。“我们希望用科学的健身方式影响大众,而不是让大家‘一窝蜂’地跑。”

从跑团的发展轨迹来看,浙一跑团的理念已经被践行:知行合一、传递健康。如同西湖是杭州的名片一样,成长于西湖畔的“浙一跑团”,也逐渐成为浙大一院的品牌,被杭州人熟知。

在带动市民跑步热情愈加高涨时,浙大一院内部的运动氛围也愈演愈烈。

2017年11月,正值浙大一院70周年华诞之际,该院成立五个专项体育俱乐部,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跑步。医院工会委员会同时给予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量和高风险的工作压力,医务工作者需要一个疏导方式。运动,就是一个合适的方式。”

在顾国煜看来,医务工作者只有珍惜健康,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拥有身心健康,才能更积极地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同时你传递给学生,传递给患者和家属的能量,也是积极健康的。”

孙小杰/制图

或许,对于像顾国煜一样,热爱跑步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运动鞋就像一个插座,每次跑步,就是给身体重新充电的过程。跑完之后,继续回去干活。

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

医健圈运动达人访谈/征文邀请函

我们有太多的医疗健康从业者,在医健服务“跑道”上狂奔的同时,逐渐远离自己的身心健康跑道。这不是被倡导的选择。

良好管理自己的健康,既是卓越工作的前提,更是家庭幸福的保障。幸好,包括您在内的一批先行者,为普及健康生活做出榜样!寻找最佳医疗实践的健康界,响应健康中国号召,关注医疗健康从业者的身心健康,特别发起“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的主题活动。

记录个人,改变群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跑步,顾国煜,运动,医生,浙大一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