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生物科技企业增至21家 六大维度尽览“内幕”
科创板开启申报上市以来,生物科技迎来了一波春天。
近年来,由于创新药配套政策的鼓励,一级市场对创新药项目的投资呈现爆发的态势,2018年尤为明显。而科创板的设立将使一级市场资本退出的路径更加短平化、多元化,从而激发一级市场资本对于创新药械的投资热情,进一步带动医药创新的蓬勃发展。
截至4月23日,90家科创板申报企业中有21家生物科技相关企业,其中已受理状态的生物科技企业5家,已问询的有16家,涵盖了医疗器械、创新药、CRO等细分领域。
在已问询的生物科技企业中,生物制药企业有10家,分别是美迪西、诺康达、科前生物、特宝生物、微芯生物、申联生物、苑东生物、热景生物、华熙生物、博瑞生物;医疗器械企业有6家,分别是安翰科技、贝斯达、赛诺医疗、海尔生物、微创医学、微创心脉。
已问询生物科技企业哪个省最多?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健康界整理)
目前16家科创板已问询企业,按照注册地进行划分,上海市最多,共3家,其次为北京、广东、湖北、山东、江苏,各2家。除这些省份外,福建、四川、天津也各有一家。
选择何种上市标准?
上交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明确了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除此之外,还确定了红筹企业和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上市的企业上市标准。
截至目前,14家已问询生物科技企业选择标准一,标准二和标准四各有1家企业选择。
哪家保荐机构最受欢迎?
目前,在已问询生物科技企业中有13家保荐机构参与其中,一般一家企业只有一个保荐机构,微创心脉同时选择了华菁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为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各有2家,并列第一,仅参与一次的保荐机构共11家。
上市拟募资金额多少?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健康界整理)
目前16家已问询生物科技企业中,7家企业计划融资规模小于5亿元,5~10亿元5家,大于10亿元4家。募资金额最高的为华熙生物,金额为31.54亿元;最少的为赛诺医疗,仅有2.67亿元。
营收情况如何?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健康界整理)
目前已问询的生物科技企业大部分处于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其中,有11家企业营收小于5亿元,4家企业营收在5~10亿元之间,营收大于10亿元的企业仅有1家。
营收最高的生物科技企业为华熙生物,2018年营业收入为12.63亿元;其次为微创医学,9.22亿元;营业收入最少的是微芯生物,2018年营业收入为1.48亿元。
研发投入谁最高?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健康界整理)
对于科创企业来说,想要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才储备必不可少。从已受理的生物科技企业来看,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比例平均值为15.7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小于10%的有9家,处于10%~20%之间的有2家,超过20%的企业有5家。,其中,最高的为微芯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85%,最低为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9%。
科创板的核心在于市值,对上市企业和投行的挑战更多在于估值和发行定价上。保荐机构与上市企业站在同一战线,承担了更多责任。这一方面迫使保荐机构提高了对企业的选择标准,另一方面也考验投行对于企业发行定价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冲刺科创板是否一路坦途?科创板会否成为生物科技企业的新乐土?全新的市场机制带来的挑战又是什么?随着科创板的火速推进,更多的考验也陆续到来。
热门讨论:你认为科创板是否会产生腾讯阿里式巨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