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域医院第七!解码昆山一院内分泌科图强路 | 蓝色县域
“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管理无疑是县域医院的重要机会。
1998年成立专业组,2007年独立建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昆山一院)内分泌科取得了不错成绩。目前,该科是昆山市重点专科,拥有独立的实验室、病区,运营良好。在 “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8-2019)中,昆山一院内分泌科排名全国县级医院内分泌科第七。
昆山一院内分泌科是如何做到国内领先的?健康界走进昆山一院,试图还原其图强之路。
昆山一院院长陈健:慢病管理,是医院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
补漏
事实上,昆山一院建立内分泌科,并非出于主观意愿。
“并不是因为当时有前瞻性,没想到慢病会像现在这样爆发式增长。”昆山一院内分泌科主任钟绍坦言,1998年医院要参加二甲医院评审,该评审要求医院设有内分泌相关学科,因此,成立内分泌科专业组纯粹是为了“补漏”。
虽然起于补缺口,但昆山一院内分泌科并没有以补缺口的心态做事。
“1998年1月22日,我们创建的‘糖尿病之家’开始开展活动,开苏州市先河。”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两天后的1月24日是钟绍的生日。“对我来说,内分泌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是我一手把它带大的。”
“糖尿病之家”启动时,科室召开了一个发布会,邀请当地多家媒体进行宣传,算是一次正式亮相。
医生3人,病床10张,没有独立设备,患者很少……昆山一院内分泌科的“创业”,几乎是白手起家。
“创业”艰难,却让人充满激情。新开展业务,社会认知度有限,病源是最大的问题,钟绍和同事们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推广。
钟绍记得,刚开始去社区做宣教的时候,非常辛苦。宣教只能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而且所有事都要亲力亲为,“一张桌子、一把凳子,都需要自己去找”。宣教时,免费给老百姓做血糖测试,会筛出一些患者。大型机构的体检,也是宣教的好机会,体检后,发现指标异常的体检者,医生会主动跟其沟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患者的健康档案,他们知道哪些患者有问题,因此与社区医生联合也是一条捷径。
除了对老百姓做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同样不容忽视,内分泌科采取了两个途径:一方面,积极参与医院的多学科会诊、培训护士;另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宣传相关知识。同事们逐渐对钟绍和内分泌科建立了信任,他们发现有相关问题的患者,就会送到内分泌科。
重视宣教,为内分泌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昆山一院成立内分泌专业组时,陈健任医院的业务副院长。他之所以大力支持内分泌科的发展,是因为看好钟绍这个学科带头人。“新建科室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因为他要带领科室研究学科发展的方向。”
小成
随着科室知晓率的提升,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内分泌科从每周开半天门诊,到一天、三天,现在每周七天都有门诊。
有了病源,就有了基础和底气,昆山一院内分泌科开始了全面发展。
得益于医院的支持,近两年内分泌科每年都有新人进来,学历均为硕士以上。目前,科室有专科医师13名,其中9人拥有硕士学位,1人拥有博士学位,护理人员17名。拥有病床43张,每月专科门诊量3000人左右。
内分泌科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拥有高压液相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乳酸测定仪、糖尿病足诊断筛查箱、动脉硬化测定仪、EZscan糖尿病风险评估系统、震动阈值测定、体脂仪和拓普康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等设备,并已开展全部内分泌代谢疾病检测项目。
在科研方面,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多中心研究,并自主开展多项科研课题,现有2015年度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应用基础研究—医疗卫生〔第二批〕)项目1项、江苏大学指导性项目1项、昆山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项。
2016年,内分泌科项目“基于全院血糖管理系统,联合不同基层医院对妊娠糖尿病全程血糖管理的临床应用”,拿到了2016年度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诊疗技术专项项目。科室对慢病管理的探索,得到了更广层面的认可。
成为昆山市重点专科,标志着内分泌科的发展已然小有成就
昆山一院内分泌科于2009年被昆山市卫生局批准为昆山市重点学科,2015年获医院“四星级科室”称号。在 “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8-2019)中,昆山一院内分泌科排名全国县级医院内分泌科第七。
2018年9月2日,昆山一院挂牌“蓝色县域”交流基地,成为目前国内8家交流基地之一。该项目全名为“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共同组织开展,诺和诺德提供支持,旨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内分泌科发展良好的县级医院,作为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和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交流基地,为全国县级医院提供学习参考样板。
能挂牌该项目,表明该院糖尿病预防控制与管理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县级医院领先行列。
转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小有成就的昆山一院内分泌科,开始谋划转型。
在陈健看来,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昆山一院的未来发展要瞄准三个方向:解决急危重病,加强日间诊疗,做好慢病管理。内分泌科建设尤其是糖尿病管理,自然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目前,内分泌科每月出院患者有150多个。而内分泌科做过的调研显示,全院每月非内分泌科住院首次检查空腹血糖超过10mmol/L的患者人数超过200。也就是说,大部分有糖尿病风险的患者没有进行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内分泌科走出科室,把更多精力放在全院糖尿病的监控和管理上,必然会对患者更有利,对医院也更有利。因为如果患者住院进来的时候血糖很高,至少要花三天控制血糖,才能做手术,而如果前期做了干预,这个时间完全可以节省下来,患者会少花一些钱,医院效益也会更好。
“也就是说,全院1500张病床都可以是内分泌科的病床。”陈健说,内分泌科现在只是管理院内患者,监控平台做好之后,完全可以监控院外的患者。“这涉及到我们整个医院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他对内分泌科转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昆山一院内分泌科主任钟绍:内分泌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种转型还不局限在医院层面。昆山一院内分泌科目前正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帮他们解决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后者解决不了的病例转给昆山一院,需要康复的,再下转回社区。因为得到了实在的帮助,社区自然愿意上转患者。
陈健介绍,内分泌科监控、预防、诊断和预测糖尿病的工作会更多,目前科室在信息化监控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复诊,但每次复诊并没有太多事情,患者来回奔波太花时间和精力。于是医院开发了一款App,妊娠患者可在家测血糖,并把数据上传到App上。有的血糖仪甚至可以直接上传到App平台。医生可随时查看,简单的问题直接在线上解决,减少了患者的奔波次数,患者也能及时找到想要的医生。孕妇一般都较年轻,且依从性强,系统应用情况良好。昆山一院内分泌科目前在跟几个社区合作,摸索建立一套妊娠糖尿病分级诊疗的模式。
镜鉴
复盘昆山一院内分泌科的成长之路,大概能梳理出以下经验。
一是领导支持。正是有了陈健的强力支持,钟绍才能放开手脚做事,也才有了后面的成绩。如果上文提到的科室人才引进、建立实验室,没有院长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是学科带头人给力。正如陈健所说,“他要带领科室研究学科发展的方向”。学科带头人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有对事业的热爱,对待科室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挺过艰苦的“创业期”。
三是坚持健康教育。正是由于长期坚持健康教育、重视体检、与社区医生联合、医护人员宣教,才让昆山一院内分泌科的病源稳步增长,医护人员防控糖尿病的意识得以提升,奠定了科室“起飞”的基础。
四是不断思考创新。谋划转型发展,昆山一院内分泌科已经走在行业前列,其背后的思考尤显可贵。这种创新理念,既有对宏观政策的把控,也有对医院和科室发展的思考,更需要对患者健康负责的担当。这种转型,更有利于科室的长远发展。
上述经验,均是昆山一院内分泌科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很值得其他医院借鉴。
对于没有开设内分泌科的医院,陈健和钟绍都建议,随着慢病高发以及向大健康转型的趋势,医院不应该考虑要不要建内分泌科,而是要尽早建,越早越好。
首先,从医院角度讲,越早开设内分泌科越能抢占医疗市场,有利于医院的运营;其次,从老百姓角度讲,越早开设他们越能早获益。“何况现在有‘蓝色县域’的支持,有那么多可供参考的成熟经验,不像我们那时候,一切都要自己摸索。”钟绍说。
链接 蓝色县域
2017年8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联合主办的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蓝色县域”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以内分泌尤其是糖尿病为切入点,旨在助力县级医院内分泌学科建设和诊疗水平,通过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探索慢病管理的中国经验。
提升以糖尿病为主的慢病管理能力、加强其内分泌学科建设能力和诊疗水平,是新医改推进过程中县级医院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的关键一步。健康界走访了在内分泌学科建设和诊疗能力上表现突出的八家县级医院,带来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分泌学科发展经验和实现路径。昆山一院即为八家县级医院之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 “蓝色县域”2019再出发:助力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 加速基层分级诊疗
- 医院想建内分泌科?这条捷径拿走不谢 | 蓝色县域
- “蓝色县域”一年后 糖尿病防控有没有星火燎原
- 北京潞河医院:糖尿病防治内外的管理鼎新 | 蓝色县域
-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医改“必答题”做成“加分题” | 蓝色县域
- 县级医院发展 不妨从慢病管理突破 | 蓝色县域
- 赵之青:慢病管理是县级医院发展的“止痛药”| 蓝色县域
- 姜宏伟:让内分泌科对其他临床科室起支撑作用 | 蓝色县域
- 张力:用服务型管理树口碑 亲力打造专科发展先锋号 | 蓝色县域
- 盱眙人民医院张卫东:县级医院突围要懂得“借力”| 蓝色县域
- “蓝色县域”项目启动 国内糖尿病防控有望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