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 大湾区规划医疗中心

2019
02/28

+
分享
评论
量宝 / 健康界
A-
A+
大湾区拥有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良好基础,一直是我国各行业跨境合作的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十天后,2月27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2018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至28453.17亿港元,这一数字意味着深圳2018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过香港。早前深圳市政府公布的2018年GDP则同比上升7.6%至24221.98亿元。若以2018年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1.1855计算,深圳的GDP总量较香港高出约221亿元。

正如腾讯集团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一直的观点,香港过去一直在不断地转型,从制造业,再到外贸,再到金融。“我相信未来,科技产业是香港转型的必经之路”。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表示,香港和深圳两座城市间因主导产业不同,经济发展上不是竞争关系。在深圳大力发展科创产业的现状下,香港可以提供研究人才,亦可以向科创企业提供更多融资及海外发展的服务,两座城市的合作关系会越来越密切。

南丰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香港财政司前司长梁锦松也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跟深圳只有40分钟的车程,大湾区拥有深圳的创新中心,有广东优秀的制造业,有香港世界领先的生物科技,还有四所全球一百名以内的大学,同时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湾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和外溢功能,往往是所在国家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目前世界上有著名的“三大湾区”,即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与这些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活力都完全可以与其相提并论。

所有这些湾区都是创意产业中心、高等教育中心、人才中心,高科技产业中心,也是医疗中心。

在梁锦松看来,医疗是关乎湾区民生的重要方面,在大湾区工作、定居、退休的香港居民,都需要有好的医疗。“大湾区拥有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良好基础,一直是我国各行业跨境合作的窗口。”

人才:穿梭在粤港澳

视见医疗CEO陈浩曾求学香港,和导师共同创业后,从香港来到深圳创业。他对健康界说,“我们就是一家典型大湾区科技企业。”

现在视见科技在深圳和香港均有办公室,设立了研发和市场部门,“今年也特别强调了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推出我们产品的计划”。

每周都有两天,李咏梅早上7点就在香港薄扶林的玛丽医院与同事一起搭乘通勤车赶到深圳,一天的工作结束才回到香港。

李咏梅专攻鼻咽癌,现在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同时在香港大学临床肿瘤学系、香港港怡医院、香港玛丽医院等处任职,此外还任香港防癌会副会长,帮助病人抗击癌症。

2012年10月,应香港大学邀请,李咏梅正式加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工作,任临床肿瘤中心主任,开始了港深两地奔波的行医生涯。从2013年临床肿瘤中心开展化疗等服务,到2015年放射治疗科成立,在她为医院服务的5年时间里,中心逐渐成长为可以进行全方位癌症治疗的综合性国际肿瘤中心,为患者提供放疗、化疗、标靶治疗、舒缓治疗(临终关怀)等。

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一共有100多名香港医生在此注册,平均每天大约有40多位香港医生与李咏梅一样奔波在深港之间。

制度:为了快捷便利

陈浩觉得,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从三年前创立之初就没有特别感觉体制的不便,“反而不同的体制带来了不同的商业模式,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大湾区规划落地和我们创业的初衷也是一致的,视见科技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互补性,积极探索商业落地的多种可能性。”

近年来,深圳为港澳独资在深开办医疗机构创造了宽松条件,设置了专门的办理窗口,流程清晰,对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承诺办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

自2012年7月开业以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深化深港医疗卫生合作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和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方面,通过深港合作打造公立医院改革范本,另一方面,深圳也大力鼓励社会办医,包括港澳资本来深办医。

深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为港澳独资在深圳开办医疗机构创造了宽松条件,设置了专门的办理窗口,流程清晰,对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承诺办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目前,深圳已有8家香港独资医疗机构。

另外,在深港两地病人转诊上,深圳目前选定7家公立医院、香港选定2家医院开展两地病人转诊试点工作。与此同时,自2015年10月起,移居内地的香港长者可在港大深圳医院使用港府资助的医疗券支付基本医疗服务的费用。

资本:掘金者蜂拥而至

押注大湾区的基金当中,最闪亮的莫过于2018年5月在香港注册的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建银国际前董事长和行政总裁胡章宏是该基金CEO和发起人之一。

这只基金的董事成员星光熠熠,囊括诸多驻港大型中资机构高层,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即是其一,其他董事分别是招商局集团总经理付刚峰、粤海投资董事长黄小峰、中银投资董事长黎晓静,以及香港本地财团信和置业主席黄志祥等。

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投身商界,现任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并牵头创办投资公司新风天域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频频投资医疗养老、生物科技产业。

“我们希望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顺势而起,进行医疗健康产业的跨境深度整合,利用国内的资源,国际的标准,国外的培训和管理方式,让内地居民和在广东居住的港澳人士享受先进的医疗服务。然而,这其中需要打破一些政策的壁垒。”

梁锦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发展生命科技,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生命科技科学家,世界知名的高等院校,两所顶尖医学院,以及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国际认可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可以与内地庞大的市场,巨大的临床试验空间,以及先进的生命科技实验室优势互补。“南丰计划投资15亿美元在生物科技领域,现在已经投资了5亿美元,团队分布在美国、香港和内地。”

科创企业需要的不只是资金,还有配套的支持政策。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公司总裁、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王骏从事生物科技研发,实验所需样品穿梭于深港两地时,面临着海关以及卫生署等的门槛要求。

《纲要》特意提到,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使用进行优化管理,促进临床医学研究发展。

这一政策具体落地可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香港大湾区,GDP,医疗,粤港澳大湾区,董事长,香港,科技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