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国妇科肿瘤学先驱张惜阴教授
从此,天堂多了一位我们最崇敬的导师,一位最高尚的医生,以及一位最朴素的母亲。
郎景和院士书写挽联
张惜阴教授、博士生导师,1926年1月30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49年6月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进入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即现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从实习医员、住院助理医师起,步步走来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妇产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上海医学》、《肿瘤》杂志等医学杂志的副总编、编委、顾问、特约编委等职。
张惜阴教授曾任中华妇产科杂志第五至七届副总编辑
张惜阴教授一生钟情于妇产科医学事业,在妇科肿瘤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从60年代起,30岁出头的张惜阴医生组建了肿瘤病房,制定了各种手术、放疗、化疗规范,特别注重妇科肿瘤的早期筛查,发现并研究了各类癌前病变的生物学行为,制定了各类诊治指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张惜阴教授领衔的“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项目荣获198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成果推广丙类二等奖、1992年被列为卫生部百项科研成果推广之一;其领衔的“子宫内膜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荣获1994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因素实验及临床研究”项目荣获1996年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此外,张惜阴教授曾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巾帼奖”、首届“捷斯瑞杯”中国妇产科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张惜阴教授是一位家教严格的知识女性,自幼博览群书,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她说:“很享受思想在大脑里舞蹈的感觉。”这种状态,甚至延续到80岁以后,她的桌面总是摊开着一本妇产科专著或者妇产科专刊,边缝里有她整整齐齐的笔记。她的钢笔书法写得非常漂亮、一丝不苟,任何时候拜读张教授书写的病史、教案等,都是养目与享受。
张惜阴教授的骨子里充满傲气,绝不畏难。从年轻时学习俄文的那种知难而上、到中年时她已熟练掌握英语、法语,但为编撰《百科全书》妇科部分内容,还组织大家学习日语。张惜阴教授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她40岁起坚持晨跑,上厅堂、下厨房、里外一把好手,生活自理到86岁才聘用保姆,从不低头,“尊严”贯穿始终。
张惜阴教授(右一)参加医院的职工运动会
张惜阴教授曾在多哥援非医疗队工作800多天,服务门诊病人16000余位,手术700余台,抢救重危病人与窒息新生儿200余人;她的工作显著降低了该国剖腹产比率,培养了当地的妇产专业人才,并积累和总结多篇临床资料,为后人留下重要参考。
张惜阴在多哥为病人(左一)切除40公斤巨大囊肿
张教授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白衣外交官”和“民间大使”的美誉。
张惜阴教授受到多哥卫生部官员接见
张惜阴教授严于律己、不怒而威,她视患者安危高于一切,勇挑重担。她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她心中,红房子医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职责是治病救人,特别应该把患有疑难杂症的妇科病人当成自己的姐妹和亲人来关爱和呵护才对!
1981年张惜阴教授在查房
她是老一辈中最早践行MDT(多学科会诊)的领导者之一,凡有疑难重症,她必召集妇科、内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相关医生进行认真讨论,预估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最详尽的手术方案,当一位特别疑难的“腹壁阴道瘘”患者痊愈出院时,给张惜阴教授送来了一面 “悬壶济世,德艺双馨”的锦旗。
37年前,张惜阴教授率先开展腹腔镜手术,短期积累逾1000例微创诊治经验;培养了红房子第一批14位腹腔镜主治医师、举办了多期腹腔镜学习班,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为我院乃至全国妇产科腹腔镜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惜阴教授(前台左二)在全国内窥镜学习班开班仪式上
张惜阴教授笔耕不辍,撰写发表的论文逾70余篇。她还主编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实用妇产科急症指南》、《临床妇科肿瘤学》、《实用手术图解-妇科手术图谱》、《妇产科诊疗常规》等一批医学专著。其中,《临床妇科肿瘤学(第一版)》于1989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荣获中国妇科肿瘤特殊贡献奖。2002年,已年近80岁的张惜阴教授还亲自主编《实用妇产科学》第二版,在红房子的小阁楼上兢兢业业地码字、逐字逐句审校每份稿件。
张惜阴教授主编第二版《实用妇产科学》
张惜阴教授共指导了3名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生研究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挑着大梁。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她的徒孙辈都已成长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而她从王淑贞院长手中接下的《实用妇产科学》也已在弟子们手中完成了第三版、第四版的出版……这片桃李,注定芬芳不灭!
2000年张惜阴教授与丰有吉、万小平、孙红等出席博士生论文答辩会
张惜阴教授把全部的爱献给了她的病人、她的学生、她的先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教授朱无难教授与张惜阴教授是医学伉俪,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一起走过人生风雨。她与兄弟姐妹保持往来,侄子、侄女等都十分钦佩张惜阴教授的风范气度。在张惜阴教授的眼里,从来都是慈爱与坚定,对于生活,她从无抱怨。
张惜阴教授与朱无难教授合影
“惜添人寿,苍生受庇荫;华佗在世,枯木又逢春。”这是张惜阴教授治愈了81岁宫颈癌患者之后,其儿子书写的锦旗,寥寥数字,映衬了张教授朴素无华的一生。
她,生于冬季,逝于冬季。
“剪雪裁冰、傲立霜雪”
带着梅花的暗香款款仙去,
所拂之处,沁人心脾,耐人回味,
那暗香将永远驻扎在我们的心间……
92岁的张惜阴教授,
人生完美演绎!
值得致敬与喝彩!
原标题:讣告:沉痛悼念我国妇科肿瘤学先驱张惜阴教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