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生二胎 这个间隔期是最安全的

2018
11/05

+
分享
评论
凌武娟(编译) / 健康界
A-
A+
喂奶疼正不正常?怎么判断是否感染?饮食一定会影响母乳吗?

近日,世界顶尖期刊杂志《自然》发表了2篇关于婴儿肠道菌群的文章,揭示了婴儿肠道菌群生长的三个重要阶段——“发展期”(3-14个月),“过渡期”(15-30个月)和“稳定期”(31-46个月)。

研究人员指出,母乳喂养对于婴儿肠道菌群的早期生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儿,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饮食中母乳比例的减少,体内肠道菌群的种类逐渐多样化,但断奶较晚的婴儿肠道菌群没有那么丰富。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缺少母乳喂养,婴儿的肠道菌群可能在不到30个月就被迫“成熟”,提前进入“稳定期”。

由此可以看出,婴儿断奶的时间对其肠道菌群的成熟很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的头一个小时内就开始母乳喂养,出生后6个月内可纯母乳喂养,之后可以在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适当的婴儿食品,直至2岁(24个月)。研究显示,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健康,因为母乳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婴儿猝死、儿童期肥胖、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

除断奶时间以及是否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等问题外,英国《每日邮报》邀请斯旺西大学(Swanswea University)儿童公共健康教授Amy Brown对以下关于母乳喂养的8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1. 喂奶疼正不正常

喂奶是不应该痛的。问题是,很多女性确实有过喂奶时疼痛的经历。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请健康专家或医生看看宝宝咬乳头的方式。有时只需对自己喂奶时的姿势做一些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解决疼痛问题。另外,喂奶还需要妈妈和宝宝一起磨合。

如果依然不能缓解疼痛,特别是宝宝还挣扎,那就需要让医务人员检查下,确定宝宝是否有舌系带过短问题。有时宝宝的舌头在嘴里“束缚”得太紧,很难咬住乳头,这也会让妈妈觉得疼。

排除以上原因,如果还感觉痛的话,就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2. 怎么判断是否感染

有时哺乳期乳头或乳房会发生感染。

如果发现乳头有任何瘙痒或疼痛,或宝宝嘴里有白斑,可能是鹅口疮。

如果是乳房深处疼痛并且乳房上有红色斑块,可能出现乳房阻塞或乳腺炎。

实际上,对于乳房阻塞或乳腺炎,妈妈们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以帮助“通”乳房,这样也有助于加快恢复速度,防止感染恶化。

最后,以上感染的问题也都可以通过医疗手段进行解决。

3. 是否可以服用药物

在哺乳期不能服用药物的说法是很荒诞的。

但是,如果需要服用药物,一定要阅读说明书。大多数药物是安全的,因为药物成分要么不会进入母乳中,要么母乳中只是含有极少量药物成分。

如果对药物有任何安全性疑问,可以咨询医生,遵循医嘱用药。一般的药物是按吸收部位制成的,并不会被母乳吸收。

4. 饮食一定会影响母乳吗

据《每日邮报》报道,妈妈的饮食对母乳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不用太担心自己平时的饮食会影响母乳。

但是身体会动用体内所有营养成分和能量储备,所以如果吃得不够,可能会有疲惫不堪的感觉。

而且母乳喂养还会让妈妈产生饥饿感,因为喂奶可以“燃烧”卡路里。就算不为了宝宝,为了自己也应该尽可能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

5. 烟酒能不能碰

哺乳期间偶尔喝几杯没有关系。虽然酒精会进入母乳中,但含量非常少。母乳酒精的水平与血液中酒精的水平相同。

研究表明,0.3%的血液酒精含量才会对婴儿造成伤害,而这一含量是常人极度醉醺醺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的程度。

一般建议不喝太多酒的主要原因是确保妈妈可以安全地照顾宝宝。如果妈妈一直有喝酒习惯,切勿与宝宝共睡一处。

烟就千万不能碰了。虽然如果妈妈吸烟,母乳可以保护宝宝免受二手烟的危害,但是,吸烟会影响妈妈产乳的能力,而且尼古丁会转移到母乳中,增加宝宝患病风险。

6. 宝宝被喂得太饱

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被喂得次数会多一些——最多每两小时一次(包括晚上)。

母乳很容易消化,加上婴儿肚子很小,因此被喂得次数多一些很正常。

集中性喂(在数小时内喂好几次)以及突击性喂都是正常的,这样有助于刺激母乳的生产。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担心宝宝被喂得太多。

很多人可能会告诉妈妈们,宝宝应该少吃,但是宝宝想吃时就喂(称为反应性喂养)有助于确保妈妈“生产”足够的母乳。

所以宝宝被喂得越多,妈妈“生产”的母乳就越多。反之,减少喂食,那就意味着母乳供应也会减少。

如果担心宝宝的体重,可以查看其他症状。例如听听宝宝是不是在吞奶;尿布更换频率等。

7. 不能完全用母乳喂养怎么办

一些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有乳房组织发育等身体问题的妈妈们,可能难以完全用母乳喂养宝宝;在生长早期,有些宝宝可能需要喝一些奶粉,或者妈妈自己决定每天让宝宝喝一次奶粉。

这些情况并不意味着妈妈们需要完全停止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加非母乳喂养更有助于保护宝宝,比完全不用母乳喂养更有利于宝宝成长。

8. 想再生时是否需要停乳

如果想再生一胎并不需要改变喂养计划。许多女性同时喂养多个孩子。像前文所说的,喂养的越多,产生的母乳也越多。

但是近日英国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内科》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生前一胎和下一胎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2-18个月内,这样的间隔时间可以减少妈妈和婴儿的健康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刚生完之后6个月内再次怀孕,早产风险为8.5%。

参考资料

1. Temporal development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early childhood from the TEDDY study(Nature)

2. Researchers identify three distinct stages in infant microbiome development(EurekAlert)

3. Revealed: The 10 things new mothers worry most about when breastfeeding - and how to tackle them (Daily Mail)

4. Pregnancy gap should be at least a year – researchers(BBC)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间隔期,二胎,母乳喂养,肠道菌群,婴儿,药物,乳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