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交接“4Step”:医护新手一秒变资深!
据尚小医了解,患者交接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诸多任务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并且还会因患者的病情变化、背景因素和配套设施而有所不同。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交接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如果医疗专业人员之间进行不完全或不正确的信息传递和错误沟通,就会导致信息缺失和误解,进而导致患者不良预后。这些不良预后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并发症(如恐惧感、焦虑、抑郁)或药物不良反应,并最终导致危及生命的状况。
欠佳交接过程还会导致更高级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均不满意;患者对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同样的问题感到厌烦。而且,效率低下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增多,进而导致法律诉求和医疗成本增加。
面对这么复杂而又不能犯错的交接任务,如果才能避免失误?
别担心,往下看,
尚小医帮你复杂问题简单化、明晰化,
连“医护新手”都可以完成最佳患者交接!
step1: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明确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交接的目的在于:提供准确的患者医护信息、患者的需求、目前状况、任何目前或预期的改变。有效交接应有利于患者在不同机构之间治疗的延续性,促进医护人员治疗的协调,保证安全、高质量的患者治疗与护理。(记好重点了嘛?)
step2:目的明确后,需要在脑海里存下一张图,包括交接流程涉及的所有机构和环节。
step3:把握了交接的大方向,落实到具体的某位病人身上应该怎么做?
step4:明晰交接的所有环节后,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交接一般采用口头(面对面或电话)或书面(医嘱、纸质或电子文件)形式进行。目前,许多研究发现了不同交接方法传递信息的不足之处。有研究发现,在外科医疗事故索赔中,92% 的信息传递缺失属于口头信息传递缺失,且大部分发生在一个传递者和一个接收者之间(64%)。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交接过程传递的信息中20%~30%未被记录到医疗档案中。
Q&A:我们都在按流程做着交接,如何让交接的信息更及时、更完整、更准确?
(一)运用清单
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应用多学科协作,且在ICU转出时由护士与医务人员填写转出清单,能够明显降低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从65% 显著地降至42%。
(二)优化口头交接
记忆法。例如SBAR(情况、背景、评估、临床交接推荐)、ISOBAR(身份、情况、观察、背景、商定计划、复述)、IPASS the BATON(介绍、患者、评估、情况、安全顾虑、背景、行动、时机、所有权、下一步)、HANDOFFS(医院位置、过敏与不良反应、姓名、不复苏指令、当前内科/外科问题、此次住院情况、随访、情景)和SIGN OUT(疾病和DNR 数据识别、大体住院经过、当日新发情况、整体健康状况、未来可能性与计划、需完成的任务)。
复述教学法。医疗服务提供者要求对方(专业人员或患者本人)回忆他/她所刚听到的话语,判断他们是否理解所需信息,还需通过交叉检查确认他们是否仍存在问题。此方法行之有效,可确保专业人员或患者理解所提供的信息、澄清信息、增强相互了解并在评估和计划期间发现问题和差错。
(三)增加“助手”
联络人员和重症护理外展队是弥补医疗护理单位之间沟通不足的有效工具,还可增强ICU相关人员与病房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在ICU患者转出后,由联络人员或重症护理外展队协调重症患者的护理,该方式可以降低ICU 再入住率。
尚小医友情提醒:患者交接是重症医学专业人员的一项日常实践活动,但医护人员在该方面却很少接受正规的培训。希望各大医疗机构都可以重视起来,不仅要“请医务人员参与”,做好患者交接的教育培训,更要做好质量的评估以期不断改善!
患者交接只是重症医学质量管理中的一小环,
如何做好全面的质量管理?
现在,有一个绝佳的机会等你来!
在这里,你可以和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隆云主任以及丁欣医生面对面交流,现场进行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并可获赠签名图书——健康界新书《重症医学质量管理》!千万不要错过哟~
【主题】:质量管理在重症医学中的角色
【时间】:10月27日 12:00~13:30
【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层第五会议厅A
《重症医学质量管理》新书分享会将在第十一届协和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上举行。
详情戳这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