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健康司成立 医养结合“多龙治水”局面将终结
李玉杰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要落地了。
这得益于9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三定”方案的出台。方案明确,国家卫健委下设“老龄健康司”,负责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从2018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拟定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将是该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到国家卫健委三定方案正式确定成立老龄司,不到半年时间,“靴子终于落地了”。
健康界多方采访,业界对这一变动普遍持乐观态度,将直接利好医养市场。
老年医院:不再做被踢来踢去的皮球
过去的几个月,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太原二院)像极了一只被踢来踢去的皮球。
李玉杰正是这家医院的院长。2013年,太原二院挂牌“太原市老年医院”。此后,李玉杰围绕“老年”做医疗,探索医养结合,医院发展颇有起色。
在太原武宿机场附近,有一家民航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17年由太原二院托管。李玉杰想把它打造为“寄养型康养病区”。
在他的设想里,如果子女中长期出差,家里老人没人照顾,就可以“寄养”在民航分院。期间,医院可以为老人做健康体检,出治疗方案,做健康保健,子女出差回来就可以把老人接走。“你甚至可以把车放在那儿,我们的保安会帮你看着。”李玉杰说。
李玉杰对这种模式寄予厚望。相比养老院,医院更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因为后者可以提供医疗服务,以应对老人随时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同时,开拓新业务也有利于医院“经营”。
目前,太原二院民航分院二楼已经装修好,即将投入运营。但在收费时,却遇到了难题。
按照我国此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级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而医疗机构隶属于卫生部门,涉及到医疗保险费用报销事宜又由人社部门主管。这直接导致医养结合处于“多龙治水”的局面,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模糊,责任不明阻碍着医养结合的健康发展。
这种“阻碍”,李玉杰深有体会。
公立医院开展新业务,首先要有收费标准。于是李玉杰找到太原市发改委,得到的答复是,“你们是养老业务,必须征得民政部门的同意,才能给你们制定价格。”找到民政部,他们却说,既然是养老业务,必须符合养老院的标准。李玉杰解释:“我们是医院,没办法改成养老院啊!”
于是,这件事就进入了一个怪圈:不符合养老院标准,民政部门不给盖章;民政部门不盖章,发改委就不给制定价格;而民航分院不可能改成养老院。
太原二院院长李玉杰
老龄健康司的出现,有望结束这一尴尬局面。
“国家卫健委‘三定方案’出来了,我就可以拿着文件去找发改委,中央文件都已经出来了,他们不能再让我去找民政部了吧。”电话另一端的李玉杰笑出了声。
养老产业:是一个正向决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