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军:我的梦想是外科医生不再用手术刀

2018
08/10

+
分享
评论
张宇 / 健康界
A-
A+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我们不能限定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去追寻新的东西,而这些创新,恰恰又来源于临床对常见病治疗的最基本需求。

在任何学科中,创新永远都是最受世人瞩目的,医学也是。但是如果只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内不断追求的话,人们就会过于依赖这个领域,就像手术刀之于外科医生一样。北医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一直有一个梦想:外科医生不用手术刀就能解决患者的问题。“很多疾病的治疗,依靠的是创新、多学科交叉,光靠一把手术刀,能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

基于临床“需求”做创新

“2016年的时候,我们碰到一个病例:北京的一个患有脊索瘤的病人,病变从第十胸椎蔓延到第二腰椎,唯一能挽救这个病人的手段是全部切除五节脊椎。跨越五节椎体的病例十分罕见,切除的过程难度也很大,但更关键的是切除之后,脊柱的后侧可以用椎弓根固定,但是前侧支撑椎体的结构并无现成方法,前方结构一旦支撑不住,支配患者四肢、感觉、运动等多方面功能的脊髓将遭受重创。在以往的常规模式下,我们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3D打印出现了,我们为患者量身定做的了一个长19公分的人工椎体。术后,患者很快就可以下床活动,三个月生活就能完全自理了;在术后11个月,患者还去了西沙群岛旅游,之后又去攀登了长城。到今年6月份的时候,患者正好术后两年,生活完全正常。”谈及这些典型病例时,刘忠军表现出了类似于刚发现3D打印解决手术难题时的那股兴奋。

在脊柱肿瘤手术治疗中,最大的难题之一是:肿瘤切掉之后,骨骼就缺损了一大块,患者不仅无法恢复活动功能,脊髓和神经也会失去保护。而以往常用的钛网固定技术,本身存在骨融合时间长、术后恢复周期长等缺点。所以寻找一个更稳定、更安全的内固定方式,是临床医生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诞生了。3D打印的专业术语应当叫增材制造,非金属材料3D打印已经有了几十年历史,但金属材料3D打印却还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当这种新技术进入了工程师和医生们的视野之后受到极大关注。尤其在骨科领域,3D打印技术一经开发就发挥出显著优势,发展至今,无论疑难疾病还是疑难疾病的治疗手段已有不少被与3D打印相结合的手术技术所取代。

那么,3D打印到底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呢?刘忠军表示,3D打印可以按照人的意愿打印出任何结构和形态的物体,因此能制成比传统手术植入物更符合人类脊椎解剖结构的植入物,以人工椎体为例,3D打印的椎体可以克服以往钛网易塌陷的缺点。而随着3D打印在医疗上的实践和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都旨在应用新型内植物和内固定技术治疗更多种类疾病上。

“新的方向大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开发新的内固定技术和新的内植物用来治疗更多种类的疾病;另一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正在颠覆我们一直以来用骨骼去连接骨缺损的传统观念,即用微孔金属来代替骨骼,填充和修复骨骼缺损,由此实现短期快速恢复肢体功能,并在远期使金属材料与人体骨骼完全整合在一起”刘忠军说。

多学科融合是学科创新路

30年前的中国医疗,和现在相比有着天壤之别。那个时候,治疗手段落后,治疗周期长,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差。现如今,医学发展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但是并不是每个病人的治疗都非常完美,甚至很多疾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医疗,我们每一个学科,还要不断的改进技术,不断提高技术。

现代医学,创新绝不是某个专科的一枝独秀,一定是多学科的融合。例如,骨折最初只是给患者打一个石膏,等待病人的骨骼自然生长到一块后,再把石膏拆掉。或者病人卧床做牵引治疗,让骨折的断端有一个起码的对位,但还是要依靠骨头的自行生长。

后来有了内固定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可先将骨折断端固定起来,病人在治疗早期就有一些功能,比如可以下地活动等。这个内固定器材,仅依靠骨科医生自己是造不出来的,一定要和工程师结合来共同研制才行。再比如,临床领域的一些诊断手段,都是多学科共同解决问题的体现。

疑难杂症研究和人才是学科发展的两大臂膀

从现在医学的角度来看,代表学科进步的主线还是疑难杂症的治疗。

“医学的进步,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以往不能治愈的疾病现在可以治愈,以往能治愈的疾病现在要有更优势的治疗方案。

一个学科如果单有很多文章,获得很多研究成果,结果在疾病的治疗上并未做到突出,那么它就偏离了医疗最原始的初心。”在提到学科发展道路上,刘忠军多次提到医者的初心,而这种初心,更多的体现在他对疑难杂症研究的执着上。

“疑难杂症治疗本身就存在很多风险,但是,作为北医三院这种层级的医院,这些疑难杂症我们不解决谁来解决?可能对于其他医院来说,疑难杂症是一种勇敢的尝试。而对于北医三院来说,这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刘忠军说。

除了疑难杂症之外,刘忠军还表示,让科室快速发展的秘诀就是人才。无论技术改进还是临床创新,所有这些都是以人才为基础的。人才在大力引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

现代的医生,首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要学得好,更要通过种种的培训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这种治疗疾病的节奏。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相互之间的交流借鉴对于医学的进步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不仅要在“自己家”学习,更要外出交流,外出学习,虽然中国的医学这些年来已经和世界的先进水平越来越接近,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去继续学习,所以北医三院的医生几乎都有相当一段经历在国外学习、进修。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外科医生不用手术刀就能解决患者的疾病。但是,估计在我的有生之年可能实现不了多少这个目标了”刘忠军有点遗憾的说道。其实任何行业都一样,一旦熟悉了某一样技能,就越来越会依赖这项技能。刘忠军希望:外科医生不要把目光仅仅聚焦在手术刀上。有的时候当你完整仔细地回顾和分析一些病例后会发现,手术刀也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今天在追求手术技巧精益求精的同时,也一定要看到:未来在疾病的治疗上,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底,我们的一切宗旨,都应当是在有效治疗患者疾病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2018年9月27~29日在杭州召开“第七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建设论坛暨2018中国医院品牌专科评选”大会,戳我了解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手术刀,刘忠军,外科,疑难杂症,北医三院,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