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再引争论,医院和医生如何破局
一场医院内部的辩论会上,院长竟和主任医师“掐起来了”!
“辩论发生在长沙,一方是院长,另一方是主任。原本开会即使想法不一样也不至于掐架,但这回双方争执得很激烈。”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说,这场辩论的焦点是“多点执业”。
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医生群体寻求自我市场价值实现的意识不断增强。然而,部分院长又不希望自家辛苦培养的医生“去别家效力”。
围绕多点执业,双方始终不能达成一致。“这说明多点执业这个问题比你想象得更加尖锐,多点执业可能会摧毁公立医院的百分之五十。”赵平说。
多点执业相关政策出台后,究竟成全了谁?医院和医生该如何破局?
医生: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每到周末,机场的乘客大多是哪些职业?
“医生所占比例绝对不少。”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树忠提到,中国医生多点执业的人绝不在少数,特别是周末“飞刀”的更是大有人在。
医生多点执业相关政策出台后,立即受到医生的热烈欢迎。郭树忠指出,“实际上,医生渴望能够像国外医生那样,做一个自由职业者,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017年3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标志着医生区域注册制度正式推向全国,医生多点职业制度正式放开。
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明确医生一次注册可在省、县级有效,医生多点执业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进一步放宽的申请的条件,以及简化了审批的手续与工作,让医生注册与申请更加方便快捷。
从制度层面上,国家一直不断放宽政策,鼓励和支持医生多点执业。不仅如此,禁锢医生留在体制内的藩篱也在被拆除。
2015年,深圳率先提出新入职医生采用聘用制。此后,山东、宁夏等地相继出台文件推动公立医院“去编制化”。全国公立医院“去编制”的改革方向,已成定局。
可见,医生的流动是难以阻挡的大势。然而,这一“国家支持,医生想要”的政策,却在医院层面遇到了阻力。
医院:放弃世界也不放弃你
关于医生多点执业,公立医院院长的态度一直饱受争议。
据看医界报道,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透露,该院内部对多点执业的态度“基本是阻拦的”。“我们医院对申请多点执业有内部规定,比如薪酬减半等等,基本是阻拦的,对业余时间飞刀和坐诊就不管了。”
实际上,这位医生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孤例。在医改政策不断推进的同时,医院和医生之间关于多点执业的冲突也在不断上演。
郭树忠透露,他曾了解到,某公立医院的院长动用纪检力量对多点执业的医生进行调查,并施加压力,试图阻止医生进行多点执业。
公立医院为何如此反对医生多点执业?在诸多声音里,原江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易利华的观点道出了大部分院长的心声。“中国目前现状可能就是首个医院培养名医,然后您出去多点执业,我们承担了培养费用,还要帮其交金,承担各种责任与风险,那么多点执业医院承担什么呢?谁会愿意做主体医院呢?谁愿意送名医出国培养,进修,学习呢?”
易利华直言,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医生没有解决国家培养之前,应该免谈多点执业与自由执业。
对此,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院长陈拥军认为,医生想要多点执业,就不能既享受公立医院学术优势和社会声誉,同时又拥有各种“自由”——时间自由、工作地点自由、要不要继续学习的自由、怎么多赚钱的自由……陈拥军认为,医生多点执业应该是有前提的,不能“养”在公立医院而发力在其他医院,不能打着公立医院专家的公信力而做个人的事情。
然而,多点执业是否对大型公立医院完全没有好处值得讨论。原北京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认为,医疗的核心要素是专家团队,医生在外院开“飞刀”,最终仍会把疑难病例带回本院,交给专家团队,这对医院来说并非坏事。
多点执业:我该如何存在
围绕多点执业,医生和医院间的矛盾该如何破解?上海的探索或给出了一份标准答案。
在改革创新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海最新出台的健康服务业50条,明确提出要推动医疗人才资源合理共享。其中指出,要完善医师执业管理制度,在公立医院推行全职、兼职等不同的医师执业方式,健全劳动人事管理制度,保障公立医院和医师的合法权益。公立医院依据劳动人事合同对兼职医师的执业行为进行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也就是说,医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要明确选择全职还是兼职。如果医生选择兼职合同,合同中就要规定每月兼职多少天,承担多少劳动工作量,享受怎么样的薪资待遇。
医生选择全职合同,就意味着失去了多点执业的权利;而选择兼职合同,医生的多点执业就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在当前医生多点执业陷入胶着的状态下,这样方式越来越被看好。用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的话来说,”有了这两种合同,院长就好办了。“他认为,无论对于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在多点执业问题上,都需要两份合同样本,”一定会有人签全职,也有人会签兼职。”
本文综编自健康界、看医界、人事圈、新浪微博@郭树忠教授等媒体报道
32人喜欢
2人收藏
0人打赏
精彩评论
相关新闻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