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院长 | 周华:曙光医院腾飞背后的管理哲学

2017
04/27

+
分享
评论
马晓蓓 / 健康界
A-
A+
曙光医院不但科研实力不容小觑,更凭借6.35天的平均住院日,展现高效医疗服务,成功实现在上海众多医疗机构中的突围。

2009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标志,新一轮医改正式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成为医改聚焦的中心。恰在此时,周华就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下称曙光医院)院长。

政策风向不明朗、新院区运营尚需提升、学科规划面临转型……诸多棘手问题摆在周华面前。历经临床业务和医院管理双线磨砺的周华,敏锐察觉到历史机遇,理清医院发展路径,不仅实现了医院在上海医疗机构竞争中的突围,更让曙光品牌走出国门。究其原因,离不开周华对医院管理系统性、前瞻性的哲学思考。

战略规划“发展才是硬道理”

“曙光医院抓住新医改的好时机,坚持中医特色,从粗犷式规模建设到精细化内涵管理,离不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指导。”——周华

40年前的夏天,610万高考生焦灼地等待着“改变命运”的一纸通知书,周华是其中一员。在收到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后,他才知道仅40余万人被高校录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978年进大学的人,如今都是社会中的佼佼者。”周华感慨道。

当周华兴奋地走进梦想中的“象牙塔”时,改革开放的春雷震响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求学、工作,周华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管理哲学——“求变求新、勇于担当”。正因如此,他在2009年底接任曙光医院院长时,敏锐地从新医改勾绘的格局中,捕捉到医院腾飞的历史机遇。

曙光医院的前身始建于1906年,这所上海滩百年老院历经迁址更名合并,现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位于普安路185号,向东15公里便是东院新院。后者于2004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60亩,接近西院老院的5倍。医院规模扩增、床位数翻番,但业务量却始终未有大幅度提升,一手好牌打不出,让周华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这是许多医院在经历多院区规模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难题:医院收入与投入不成正比,进而导致医院员工福利低,无法吸引优秀人才等恶性循环。为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周华开始重新审视东西两院区的定位。

彼时,周华预见处于淮海路CBD核心区的西院院区,虽然地理位置可谓上海钻石地段,但随着常住人口的外迁,其业务量将出现下降趋势。基于淮海路商业区的功能地位,西院未来应以中医名家门诊为主。而地处浦东新区的东院院区,地理优势更为微妙。以罗山路为界,西边有仁济医院和东方医院两家大三甲医院,而东边仅有曙光医院一家三甲医院。打造“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推进研究型医院”的想法,在周华脑海中浮现。

这一思路并非突发奇想。曙光医院东院院区所处的张江高科技园,自1992年成立以来,汇聚了如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全国一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纳米技术、精准医学大数据等科研项目发展得如火如荼……外围环境令周华看到了以科研为驱动,构建研究型医院的优势条件。同时,作为区域内唯一一家三甲医院,东院区“被迫”定位为综合性区域诊疗中心,“这就要求曙光医院增强综合实力,转型为中西医并重的综合医院。”周华意识到,学科建设转型已迫在眉睫。

学科建设“有所为有所强”

“我反对学科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是有所为有所强。医院资源有限,先让一部分学科快速发展起来,再去引领其他学科发展。” ——周华

“纵观上海所有医院,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没有一家医院敢自称所有的学科都全国领先。”周华认为,医院学科如同五指,有长有短,需要1-2个“有所强”的学科来引领,凸显医院在医疗行业中的显著特征与地位,同时所有学科都要“有所为”,努力奋进。“曙光医院每年都会对不同学科进行评估,对‘有所强’的学科不设‘天窗’,为‘有所为’的学科制定提升路径。”

神经内科的飞速发展便是“有所为”的学科建设典范。瞄准区域医疗中心这一定位,曙光医院以国家卒中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引进蔡定芳教授担任神经内科中心主任,以他先进的中西医急救理念为引领,同临床需求形成合力,实现神经内科的弯道超车,成为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百强之一。“我们提出黄金急救圈,即在一小时内完成溶栓治疗。”周华介绍道,神经内科在卒中后期康复治疗中,坚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搭建起卒中高危因素控制的长期诊疗体系,令许多患者慕名而来。

如果说神经内科跑出了曙光速度,那么肝病科则点亮了曙光学科品牌。2017年,《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重点支持普外科、神经科、中医肝病科等学科,冲击国际领先水平,被称为“龙头”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仅曙光医院一家医院摘得中医肝病科“龙头”项目。“有所强”的学科如何持续领跑?又该如何引领其他学科发展?周华给出了三条路径。

一是彰显中医临床内涵。依托全国名中医工作室、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成立曙光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和发展办公室。医院系统制定了曙光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建设规划、管理规章和年度考评等文件制度,并按照1:1比例为10个2017年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匹配建设经费,每月组织1次全院范围内的名中医教学查房和学术研讨活动,逐步构建起名中医学术继承人体系化培养模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曙光医院,周华,哲学,学科,科研,中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