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500强出炉 医药类一黑马两新秀引关注
7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其中,医药类公司共有21家上榜,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居前三甲。国药控股以2777亿元的收入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的第25名,比去年下滑3个名次,但依旧位居21家药企之首,也是前50强中唯一的医药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重药控股与嘉事堂首次进入“中国500强”,而去年入榜的哈药集团与同仁堂今年均未入围。具体名单如下:
医药类公司出现一匹黑马
从榜单来看,较去年共有13家公司排名出现下滑,7家公司排名上升。其中,康美药业排名已连续六年上升。
据悉,康美药业是国内首家全面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精准服务型“智慧+”大健康产业平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目前已成为国内中医药产业中业务链条较完整、医疗健康资源较丰富,整合能力较强的企业之一。
来源:财富中文网
前不久,康美药业公告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05亿元加码“智慧药房+智慧药柜”业务,分别拟投资77亿元在全国投建15家智慧药房的城市中央药房、48家中心药房、5家卫星药房;投资28亿元投放5万个“智慧药柜”作为智慧药房的终端延伸服务实体,以自动售药机为线下实体,实现用药咨询、远程诊疗、OTC药品自助购买以及处方药和中药煎煮、预定配送到家等全方位的综合药事一站式服务,这是公司“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在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利好政策下,康美药业依托其中医药全产业链“智慧+”大健康产业平台的优势资源,利用智慧药房、智慧药柜深度布局医药商业领域的多渠道销售模式网络,使其处于互联网+药事服务领域的优势地位。
两“新秀”闪亮登场
作为入榜“新秀”,重药控股今年表现亮眼。
据悉,重药控股前身为建峰化工,其业绩并不稳定,2013年净利大幅下滑后,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并于2017年5月11日被暂停上市。2017年三季度,公司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原化工板块业务均已置出,并完成置入重庆医药96.59%股份,完成重组后,更名为重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转变为药品、医疗器械的批发和零售业务。
作为西部领先的医药流通企业,公司业绩出现了脱胎换骨的飞跃。2017年,重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30.4亿元,较上年调整后的业绩略降1.58%,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大增318.38%。在重药控两大业务中,医药批发收入达196.99亿元,同比增长3.69%,毛利率7.19%;医药零售14.09亿元,同比增长16.14%,毛利率26.21%。
而另一“新秀”嘉事堂,则凭借多年稳定发展,一举拿下登榜“入场票”。
嘉事堂是北京直营药店规模最大的企业,近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业务覆盖全国的综合服务商。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药批发、医药物流、医药连锁三大板块,其中医药批发是最为核心的业务,并形成了药品加耗材的二元产品结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江琦表示,今年上半年嘉事堂医药批发板块实现收入近83.75亿元,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超过98%,而医药连锁和医药物流合计收入占比仅有2%左右。可以说,医药批发板块将直接决定公司的业绩,报告期内其超过30%的增长保证了公司业绩同等增速的增长。
嘉事堂同期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两“老将”黯然退榜
去年,哈药集团排名第418名,同仁堂排名第477名;而今年,两位“老将”均未入榜。
从哈药集团2017年年报可知,公司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79.84亿,较同期降低11.11%,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20.18亿元,同比降低14.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7亿元,同比降低48.36%。
作为全国首家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哈药集团却逐渐减少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明显低于同行。经济学者郭凡礼表示,医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就是研发,失去研发能力和效率的企业,将在下一轮医药行业的竞争中面临被动局面。
哈药集团业绩报表明细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与哈药集团不同,此次同仁堂的遗憾退场,并不是因为总营收走低。
同仁堂2017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0.63%。就总营收来看,同仁堂距今年榜单门槛138.64亿元只有轻微差距。西部证券王艳茹表示,同仁堂2017年业绩增速有所提高,全年增速符合预期。
同仁堂虽然自2010年起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与医药版块整体增速相比,仍属较慢,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医药版块近年的良好发展势头。
同仁堂历年营业总收入 来源:东方财富网
同仁堂历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来源:东方财富网
(本文综编自新华网、东方财富网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