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对占半数以上的“小眼镜”们 我国有了诊治指南

原创 2018-06-04 19:01 白雪 / 健康界

近日,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正式发布。

在我国,近视患病人数已超4.5亿,其中,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人数已近2.7亿。与此同时,弱视患病人数已超3千万,学龄儿童弱视发病率约为1.3%-3%……众多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儿童青少年患眼病人群数量庞大。这一现象着实让人堪忧。

借着第23个“全国爱眼日”,6月4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称国家卫健委)召开“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专题新闻发布会。近日,《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三部指南正式出台,这让儿童青少年眼病有了诊治标准。

连续3年锁定近视 三大指南成为诊疗规范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已成为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自2016年,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已连续3年将“全国爱眼日”的主题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意在强调养成爱眼习惯、坚持适度户外活动和科学防控近视这三个环节。

除强化政策引导、指导创建良好用眼卫生环境、开展学生近视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开展视力健康保护的宣传教育等工作外,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于近期正式发布。

“三大指南”的新鲜出炉,一方面,指导医疗机构和眼科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

户外活动有助缓解近视 18岁以上才可行矫正手术

“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更恐惧的事件。”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在会上这样说道。

对于近视,我国患者呈现出年龄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高的趋势。用眼过度,即近距离负荷是主要原因。

对此,户外活动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的有力措施。“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王宁利表示,应倡导儿童从学龄前开始,每天进行1-2小时的有效户外活动。

同时,一些新的研究结果也指出,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缓解近视。目前,此药已在新加坡、台湾等地使用,中国药监局正在评审,将很快在内地上市。而大家关注更多的近视矫正手术,指南中也指出需要严格按照各类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进行筛查和实施,且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

弱视是儿童中另一个比较常见的眼病,会影响儿童双眼发育、认知及功能。在6-14岁年龄段,其患病率约占3.5%。

对于指南中公布的数据,王宁利特别强调,3-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线为0.5,6岁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线为0.7,儿童视力在7岁后才能达到1.0。因此这时不能用1.0的标准要求7岁以下儿童,否则,弱视治疗就会有过度治疗的趋势。

与弱视高度相关的,是斜视,其同样会影响儿童双眼视功能。因此,“斜视也被纳入到了此次新的指南中。”王宁利说。关于斜视,指南不仅规定了斜视相关的检查,更在此基础上,规定了斜视正确的治疗方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小眼镜,指南,诊治,下线,儿童,近视,斜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