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大象善舞 智慧医疗如何助力非公医疗提速发展 | 博鳌·健康界峰会

原创 2018-04-28 15:17 申佳 / 健康界

都想做大象,可并不容易,因为体量太大,要有很多资源才能支撑,且到了一定体量后,活下去的压力更大。非公医疗机构虽已在数量上超过公立医院,但想成为大象还有一段距离。

“近年来,我国非公医疗稳步发展。2016年非公医疗机构达到16423家,远超公立医院的12708家。”在4月27日举行的2018博鳌·健康界峰会之社会办医大会“智慧医疗”专场上,来自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办公室的负责人给出一串数字。“不过,在床位平均数的增长上,私立医院是57%,而公立医院则高达120%。同时,在诊疗人次方面,非公医疗和公立医疗的占比分别是12.01%比87.99%。”

很显然,虽然目前非公医疗机构诸多,但是规模普遍不大。

针对这一数据,用友医疗资深咨询顾问赵翊做了“大象善舞”的主题演讲。茫茫草原上蚂蚁的数量远比大象的数量多,但是,一眼望去人们只能看到大象,看不到脚下的蚂蚁。非公医疗机构如何实现快速增长,扩大体量,提升在医疗行业的影像力,成为看得见的“大象”非常重要。

前IBM全球CEO郭士纳的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在经管界尽人皆知。郭士纳这位不懂技术的CEO凭借高超的管控能力,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调整让体量如大象一般的企业轻盈起舞、加速发展。

“我们都想做大象,可做大象并不容易,因为体量太大,要吃很多的草,要有很多的资源才能支撑着长大,而到了一定体量之后怎么活下去的压力会更大。所以,怎么发展,以及发展到这么大时,怎么管好这么大体量也是不容易的事。”赵翊说,已在数量上超过公立医院的非公医疗机构,想成为大象还有一段距离。

用友医疗资深咨询顾问赵翊做“大象善舞”主题演讲

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给大众民生造成诸多困扰。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悬殊等问题都迫切推动医疗行业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在场嘉宾的主题演讲以及高峰对话,无论是智慧医院的落地、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还是相关行业协会的多年努力,无一不是在阐释如何运用智慧医疗让大象善舞。

智慧医疗让优质资源可及

台湾私立医疗院所协会名誉理事长郭守仁经营着四家医院,都已尝试智慧医疗进行新一代的医疗运营。无论是可以做到让患者无须等待、立即就诊的“立等医院”,还是充满人性关怀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只有200多张床位,一年营收却可达8亿元的“新概念医院”,“靠的是智慧智能化,建购起来就是信息串联,整个智能化了以后,这个医院就变得相当有效益”。

他以有着122年历史的彰化基督教医院为例,使用智慧医疗后整个流程做到“精确、精准,体现人性的关怀”。这家医院历经三个世纪,现在被打造成和周围社区大量联动,带动周边地区的“大健康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智慧医疗理念,与秉承122年医疗本质的人性关怀相结合,成为智慧医院里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郭守仁的医院都在乡村,“现在大陆就医都挤到北上广,其实应该努力让好医院在每个人的身边”,智慧医疗为“优质资源在每个人的身边”成为可能。

郭守仁的四家医院,都已尝试智慧医疗运营

而百洋医药集团总裁宋青谈到的智能医疗体系整体解决方案,则是提升医疗效率和重新分配资源的具体实施。据宋青观察,目前云平台的应用,以处方共享平台相对最为成熟和使用最多,现在不仅可以连接医院、药店、政府、家庭医生,还能与社保对接。

宋青谈智能医疗体系整体解决方案

在讨论环节,锐珂医疗大中华区医疗IT事业部总经理潘艺琼认为,信息化的创新是以医疗服务来实现的,中国有很多新的医疗服务在一线,包括医生集团、医联体和互联网医院等各种形式。现在国内很多非公医疗集团极度渴望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集团化管控能力的同时,又能有轻资产运作方式获取渠道。“如果谈创新的话,我们认为通过创新的方式,能够使事情变得更简单,使价格变得更便宜。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创新,这应该是非公医疗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非公医疗考验资源整合能力

非公医疗模式无疑是得天独厚的市场化模式,但如何打造这个体系和平台,如何形成市场化和可持续性,则是非公立医院亟待思考的问题。在会议现场,与会嘉宾对平台构建体系的模式进行了各种碰撞,最后的共识是非公医疗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整合,需要社会公共资源的介入,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分论坛主持人、工信部电子元器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认为,政府、科研机构、资本力量、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都须有所担当。

IHE China(医学影像系统集成协会)副理事长王畅分享了华山医院在精准影像学的落地案例。通过医学影像云技术,医疗影像信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做到共享共通,各地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大城市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断服务。

IHE(Integration Healthcare Enterprise,集成医疗企业) 概念是由美国的医学专家和相关政府部门、信息技术专家和企业共同发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好的方法让医学信息系统之间更好地进行集成。1998年,IHE成立。而IHE China在中国也已成立逾十年,为协同推进医疗影像云的落地,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扩大优质医疗服务的范围做出了贡献。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史皆然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徐伟民都来自公立医院,为非公医疗机构分享了宝贵的经验。而李洪波从美国回国以后参与创办的华夏病理网,在过去十年,通过线上的培训,成为目前最大的医生培训网站,“几乎98%的医生都在上面注册。”“10年来,我们一共培训50万人次的病理医生,讲课专家达到300位,通过远程讲课的美国医生也达到100多人。我们一直在思考,聚集这么多的病理医生,该如何通过医生的积累为基层,尤其是为非公医疗机构的病理能力提升做一些事。”

高峰论坛对智慧医疗加速社会办医进行热烈碰撞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安全办公室主任傅罡则提醒道,智慧医疗实施中,一定要关注网络安全的底线。“信息化往往随意性很大,但是,网络安全的条条框框其实就是底线。”傅罡指出,要结合医院的发展规模、发展条件,对信息化部门每个阶段的信息化成果,或者是信息化的愿景进行约束。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信息中心医协体技术主管赵晓冬介绍了多学科协作云平台的建设,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副会长、北京燕达医院院长李海玲则分享了DRG时代的非公信息化建设应对思考。

“站在资本的角度,新技术给医院的商业模式带来什么新的改变,或者是业务增量,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北京久银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民认为,市场从来不缺新技术,企业要找准在行业细分领域的定位,认清核心技术在哪里,进而形成壁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舞智慧医疗,健康界,博鳌,智慧医疗,医院,大象,资源,体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