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华西、中山“老司机”手把手教你玩转质量管理 | 博鳌·健康界峰会

2018
04/27

+
分享
评论
高维荣 / 健康界
A-
A+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朱华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一起教你“玩转”医院质量管理。

刚刚告别国际大咖,国内专家又携手而至!

4月27日下午,在首届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高峰论坛上,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院质量管理专家,就如何提升医院质量管理能力,为与会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医院内部评价体系构建

当前大多数医院都依靠JCI、三甲评审等第三方评价,来发现问题,并实现持续改进。

不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认为,规范医院内部评价机制也十分有必要。

他说,新医改给医疗机构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推动诊疗技术、学科发展的创新,而新技术、新管理模式、新思维的应用蕴藏风险,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评价机制来发现风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李为民

在华西医院,建立起完善的内部评价机制——以制定精细化的年度目标作为导向,完善人事制度管理作为激励手段,建立费用控制模式加强效率,把加强满意度测评作为核心。

李为民介绍,华西医院进行顶层规划与推进,实行全员参与的策略,分院科两级、四类(资源配置类、制度管理类、过程管理类、品管及持续改进类)整合式推进。如过程管理类,主要针对薄弱环节,对复杂、重点、跨流程、跨部门的专项工作进行院、部、科协同整改。

建立起评价实施的组织架构十分关键。华西医院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八个工作组,另设医院评审办公室以及追踪组、内审组,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构建起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机制。

在华西医院,实现多层级环节质量控制;实施分级授权,加强技术准入管理;重视危急值管理,防范医疗风险;建立医疗安全时间主动报告的长效机制;完善身份识别制度,保障患者安全;着力费用控制评价,提升服务效率;以满意度为着力点,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让华西医院一直走在前列,成为国内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标杆。

科室质控之道

如果一家医院是一个身体,而科室就是一个个器官,如何从科室的角度入手实现医疗质控呢?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朱华栋分享了“协和经验”。

他说,过去40余年,急诊科高速发展,硬件条件全面改善,但软件相对滞后,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步入生存到发展的重大转型期。此外,医患关系愈发敏感,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医疗质量问题,“急诊质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当下,急诊科质控的目标在于,让医疗质量的高效控制涵盖急诊各项服务,并建立国家质控管理体系,这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

经过不断修正和完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2016版业已出炉。报告显示,单凭质控中心不足以解决质控问题,必须急诊人员全员参与;现抽样参与医院及科室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重视不够;质控概念混淆不清,应付检查、虚报数据;急诊医疗水平差异性巨大,部分医院尚无急诊患者分级;信息化落后严重,数据几乎全部人工采集;同质化差,缺乏标准,同一指标不同医院意义不同;急诊病例是死角,标准化病例差距甚远;急诊人员相对不足,医疗质量安全任务重、现状堪忧。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朱华栋

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牵头成立中国急诊质控联盟,携手各级医院,因地制宜建设高水平急诊科,并且实现大数据共享,用数据反馈指导急诊建设,共同商议质控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加强普及急诊质控基本知识,在全国多省事成立分会,通过组织专家库,搭建创新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的模式,实现联盟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辅以临床路径的推广,把质控联盟内容充实,让所有成员单位共享该成果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将常见病、慢性病及首诊患者分流到基层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指导等。

此外,北京协和医院还加强宣讲及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推进质控相关基础建设,强化质控相关工具的研究,比如开展品管圈、疾病诊断相关组绩效评价、质量环等。

QCC工具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中国医疗界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各科室、各部门散在的品管圈,统筹到医院层面,形成合力,全面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服务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介绍,从2012年开始,该院已经开展8轮QCC活动。她重点介绍了中山医院独创的“1234模式”。

一个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一流服务,关键在于优质、安全、便捷。在具体措施上,比如开展分级诊疗、建设区域医疗协作体、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实行优质护理、开通绿色通道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钱菊英

二重保障,即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建立独特的品管圈组织架构,组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内训师团队—质量圈四级组织结构。医院还制定了多个“质量持续改进”的活动方案。

三项特点,全方位、全时段、全员参与。全方位的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十二大类日常医疗质量督查项目涵盖方方面面;全时段的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全员参与的质量持续改进活动。

四个阶段,探索、提升、攻坚、完善四个阶段的循序渐进,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品管圈高效助推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健康界,博鳌,司机,华西医院,医疗,质控,质量,科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