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博:“内外兼修”打造青岛医界生命之舟
位于跨海大桥接口处,距离地铁站5分钟、青岛北站10分钟、机场30分钟,有一家外形像起锚航母的三级医院。35个临床医技科室, 800张床位,3.7亿元年收入,她就是现在的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下称青岛三院),承载着青岛北部50万百姓的医疗保障任务。
青岛三院新院
医院西南500米处,是十年前医院的旧址。2008年,那里的夏天没有空调,到了月底常发不出工资,全院280张床位一般只住到70%……
青岛三院老院
十年变化如天地之别,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和努力,没人比院长邢晓博更清楚。从当初“三人领导组”带头跑,到现在全院动员向前冲,除了亲力亲为,他还用一个使命必达的信念,支撑自己并感染身边的每个人——一路追寻,一直坚韧,怀有梦想,努力实践。
“两手一握,向前走来”
青岛北部是老工业区,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其医疗发展与其他服务行业一样,逐渐出现了“南强北弱”的差异,但其服务人口却占到整个市区的四分之一。2008年,北部患者的医疗需求远远无法在当地得到满足。“青岛北部患者看病至少要坐两、三个小时的公交跑到南部”,刚上任的邢晓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不便。”
不仅如此,当时全院仅有的一部电梯,常因用电负荷过大而忽然停运……“本就处于学科势弱的情况下,就医环境还不好,医院如何留住患者?”面对大多数人都会束手无策的不利局势,邢晓博没有“两手一摊,转身离开”,而是“两手一握,向前走来”。“患者需要是医生最大的动力。”那时,邢晓博几乎住在了医院,在资料、资源和资讯中遍寻能使医院转弱为强的法门。
青岛三院老院的电梯
此时,青岛市政府正开展缩小青岛主城区南北差距的项目,紧绷“图强神经”的邢晓博听到这个消息眼前一亮,“时不我待!”他赶紧抓住机会,通过市人大政协的呼吁和上级的调研,搭上这趟“改善青岛北部医疗资源,增加其数量和质量”的顺风车。
2010年,为解决当地老百姓就医问题,政府出资支持青岛三院新建、改建和扩建,增加青岛北部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配比。
要给青岛人民一个“百年医院”
手握医院发展资金,邢晓博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把感恩灌注到努力中,“一定要让每分钱用在实处,发挥最大的好处”,如果医院再提供不了足够的医疗服务,“我们会对不起老百姓。”
所以,无论是在选址还是设计上,青岛三院秉持了同一个目标:建一所百年医院。其中有两层含义:能够满足长久发展和文化积淀。
在选址上,邢晓博衡量了北部每一平米的土地,对比规模、地理位置和形状等多个维度后,最终选择青岛市李沧区永平路29号这块依山望海之地,“这里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康复非常有益”,还能为医院的二期发展预留出空间。
在医院新址选定的同时,邢晓博还下定向三甲医院进军的决心。所以,在设计时,为了留下百年里程碑式的建筑,邢晓博翻烂了《医院建设标准》。从整体的布局到细节的功能分区的面积,他处处用心,亲笔写下了项目建议书和设计任务书。
随后,青岛三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图。世界多家知名设计公司进行投标,最终花落澳大利亚的一家设计公司,“因为其设计理念最符合患者和医院的需要。”
走进海洋蓝基调的青岛三院,如同进入一艘扬帆之船:门诊中的三个中厅,所有房间可以自然采光;走廊宽阔,候诊区涵盖其间,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隐私;预留“百搭”区域,在未来,可以根据发展重新布局……邢晓博的设计思路立足高远,“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未来。”
青岛三院新院
“好办事,好说话”的学科群
考虑到医院发展短板诸多,所以与硬件建设齐头并进的还有学科建设。
要担负好三级医院的职责,学科“质和量”的增长必不可少。从当时的19个学科开始,邢晓博在综合分析提高服务能力的层面上,不仅使部分学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还将科室以疾病为中心进行组合,如为使胆石症患者“治好病、花钱少、创伤小”,将消化内科与肝胆外科融为一体的消化科学科群。邢晓博在介绍时不由嘴角上扬,“现在全青岛百姓有‘保胆’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到青岛三院。”
青岛三院消化科正在行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石症
这种学科重组,除能为患者打造出优质的服务外,还能为医院和科室的管理作出样板。消化科成立后,为了避免内外科之间的利益及责任纠纷,消化内科与肝胆外科统一了绩效核算。这便因“成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产生两个好处:患者首诊无论到哪个科,接诊后无论处理到何种程度,另一科室都愿意接;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均通过内外科合作研究得出,“这能体现治疗的完整性,也增强了学科的综合实力。”邢晓博说。
为打消新建科室在孵化阶段患者少的担忧,青岛三院在新建科室成立的最初半年给予其全院平均奖,使其安稳过渡。让邢晓博安心的是,经过统计,半年后,多数新建学科都能走上正轨。
相比过去门诊量一天最高500人次,现在青岛三院日门诊量都在1500人次左右,“这充分地说明患者对我们的认可。”
新院落成至今已近四年,青岛三院的年收入翻了两倍,达到3.7亿元。“未来我们的战斗力还会提升,因为我们有继往开来的潜力。”让邢晓博内心澎湃的,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建院的青岛三院人,完成了一种内心的蜕变:对未来充满自信,也会居安思危。
“机会稍纵即逝啊!”邢晓博感触颇深。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的步伐,为使青岛三院在“形”与“核”两方面皆符合医疗龙头的水平,“不断学习、思考,创新、前进。”
【人物名片】
邢晓博:现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青岛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青岛市基层卫生协会会长,青岛市医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发表论文18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10篇,获得专利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等4项。曾荣获青岛卫生十大杰出青年、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医疗卫生保障突出贡献个人、青岛市“工人先锋”、山东省先进青年工作者、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国家优质工程奖突出贡献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