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技术驱动变革 微医“四驾马车”驰入医疗圈

2018-02-12 17:17 高维荣 / 健康界

微医发布“微医云、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四大业务平台,行业布局脉络渐渐清晰……

大数据正给医疗行业带来一次深刻的变革,这得益于医疗科技企业的深度耕耘。

日前,健康界获悉,微医正式发布“微医云、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四大业务平台,以“微医云”大数据智能平台为基础,支撑起其在医疗、医药以及健康保险等三大业务板块的进一步拓展。

素来低调的微医此举早有迹象,从线上到线下,微医布局多年,积累了雄厚的医疗行业闭环生态资源,如今可谓厚积薄发。微医创始人廖杰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四大业务是微医战略和业务的全面升级,也是对国家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与应用的积极响应。”

缔造互联网医疗生态圈

据《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亿人次,且随着人民群众健康理念的不断提升,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广,包括健康管理、自诊、自治、挂号、导诊、诊断、治疗、康复、院外随访、健康干预等,大健康领域红利泛起,已成为互联网医疗企业逐鹿的战场。

但,互联网医疗市场固然风生水起,却一直未能迎来真正的爆发。

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绝大部分企业未真正触及医疗最有价值的地方,都在诊疗的外围打转,具体业务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健康消费、健康咨询、分诊、购药等浅层部分。而作为刚需的核心领域,比如挂号、治疗、转诊、会诊、处方、药品、检查检验等,鲜有触碰。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医疗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方主要包括医院、医生与患者,当前的医疗互联网企业并不具备整合三方的能力,尤其医院方鲜有参与、医生也缺乏参与的动力,少了两个主要角色,就谈不上打造医疗生态圈,再好的模式也只能徘徊在外围。

无怪乎有了这样的行业共识:互联网医疗的核心是解决看病问题,谁能在将来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谁可能才掌握行业核心价值!

对此,廖杰远自创立微医初期就有所洞察,并率先尝试破题,力图连接医疗价值链中的医院、医生方。此后七年,微医面向全行业,搭建智能医疗云平台,逐步打造互联网医疗生态圈。

这也是“微医云”的雏形。截止日前,微医通过连接全国2400多家医院,实现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医院窗口云化”;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和全国100多家医联体,实现了全国26万医生的“诊室云化”;以电子病历、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微医帮助黑龙江省、温州市、常州市、平顶山市等省市实现了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的深度连接。目前,微医云已成为国内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医疗云平台。

在各类场景“云化”的基础上,微医云还开发了面向西医与中医的智能医疗辅助诊疗系统——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微医云还与浙一、浙二、广东省中医院等11家三甲医院成立医学人工智能联盟,共同推动中国智能医疗发展升级,提升中国智能医疗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

“微医疗”厚积薄发

微医数年精心布局“微医云”,成绩斐然。而梳理微医此次发布的四大平台,不难发现,微医真正发力点在于医疗。

“微医疗”以微医云为技术驱动,是微医持续深耕互联网医疗,并在商业上实现厚积薄发的关键所在。

微医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全新整合的微医疗,已经成为微医医疗健康服务的核心,它通过线上+线下、全科+专科的方式,涵盖从挂号到咨询、导诊、二次诊断、在线处方、线下住院、线上复诊等环节,平时则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时段的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诊疗服务。

廖杰远在接受采访时说,“微医疗”是把整个诊疗场景下沉到基层、前移到家庭的一个新型的服务体系。它由“基地、网点、终端”三层服务体系组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圈,微医,马车,互联网,医疗,处方,平台,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