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观察 | 如何借力资本提速发展?几大专科连锁巨头有话说
“非公医疗正值芳华之龄。”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这样形容中国非公立医疗事业发展进程。
芳华之龄,意味着青春活力,亦意味着成长速度。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投融资分会会长、中金智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单俊葆回顾2017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情况时,列出两个“300亿”的例子:一是2017年全球医疗私募股权投资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二是2017年中国医疗企业IPO数量达55笔,募资金额超过300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反映了医疗投资的高热度,亦代表着投资对于医疗创新的拉动作用。”
上述信息源自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投融资机构分会年会暨第二届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论坛。活动现场,众多产业、资本翘楚聚集,共议非公医疗与产业资本的联合、共赢。
资本加速民营专科连锁扩张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精神专科医院集团,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宁医院)继2015年登陆港股后,又在A股IPO排队中。凭借“A+H”双平台模式,康宁医院将提速全国布局。
康宁医院董事长管伟立在“圆桌讨论”环节表示,公司成功赴港上市让社会各界一夜之间开始关注精神卫生事业。所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康宁医院实际也在推动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成为精神卫生领域重要的社会补充力量。
健康界获悉,通过港股上市,康宁医院募集到7.83亿港币,为公司发展带来有力的资金支持,并主要用于医疗机构网络的地区扩张、旗舰医院的改造升级,以及研究、教学及培训等。康宁医院2017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其实现营收2.83亿元,同期增长49.3%;归属股东净利润是0.31亿元,同期增长12.4%。
关于为何在登陆港股10个月后,便发布冲刺A股计划,康宁医院曾公开表示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国内资本市场可以让公司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二是A股的流通性大于港股,且国内市场的估值较高。
资本对于拜博口腔的影响同样巨大。据拜博口腔董事长黎昌仁介绍,从1993年到2011年的18年时间里,拜博口腔只开了10家店。“作为一名医生,我在那段时间内既没有借过银行的钱,也没有借过朋友的钱,都是上一家店赚钱以后再开下一家店。”
自2014年7月引入联想控股战略投资后,拜博口腔走上了加速扩张的道路。截至目前,拜博口腔在全国共拥有213家门诊和医院。根据联想控股2017年中报,报告期内,拜博口腔营收为6.5亿元,同期增长13%。
相比之下,美年大健康已是资本市场的“老兵”。2011年合并重组到2015年借壳上市前夕,美年大健康先后融资10轮、共计募资20亿元。登陆A股后,美年大健康通过并购慈铭体检、设立产业基金、孵化创业黑马、布局中医药产业等方式,打造大健康体系,动作频频。
据其2017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为16.2亿元,同比增长5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9亿元,同期增长227.03%。
同样是专科连锁集团,爱尔眼科日前成功完成17.2亿元定增项目,高瓴资本出资10.26亿元认购6成股票,一举成为其第6大股东息。资本的东风将加速爱尔眼科实现其2020年开设200家眼科医院、实现100亿元收入的阶段性目标。
爱尔眼科2017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为25.9亿元,同期增长34.9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期增长32.73%,发展势头强劲。
爱尔眼科北京地区CEO徐增旭在论坛现场特意强调了爱尔眼科的“合伙人”计划。该计划在2014年推出,即以符合一定资格的核心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为合伙人股东,与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新医院,在新医院达到一定盈利水平后,公司依照相关证券法律、法规,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或两者相结合等方式,以公允价格收购合伙人所持有的医院股权。爱尔眼科希望通过“合伙人”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让更多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凝心聚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在与公立医疗互补、竞争、协同发展当中,非公医疗突出专科优势,仍然是未来5-10年的主旋律。”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在论坛发言中表示,专科连锁、基层刚需、个体化预防、中医药发展是美年大健康看好并将持续关注的发展方向。
华润凤凰副董事长成立兵亦强调专科实力对于医院品牌的贡献力量。他以华润凤凰旗下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为例。这家神经外科专科医院,只有一栋楼的体量,一年营收就接近10亿元。
心医国际总裁兼联合创始人邰从越表示,通过多年数据积累,心医国际发现,基层医院的学科诉求前七名是:呼吸、卒中、心血管、肿瘤、眼科、康复和骨科。“我们能看到的机会在这里,我们未来赋能基层医疗的发力点也在这里。”
投融资服务聚合医疗+资本
“过去讲的民营医疗机构,其内涵已经不能覆盖当前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多元化经济成分。”郝德明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办医也逐渐形成多元化结构,其中包含外资独资、中外合资、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混合制、股份制、股权制等。
目前,全国已有超44.6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45%,其中非公立医院已达1.78万家,约占全国医院总数60%。自2014年起,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便保持着13%左右的同比增长率。
“也就是说,每天有6-7家非公立医院开业,23-25家非公立诊所和门诊部开业。”郝德明表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量只占总服务量的15%,床位量占22%。“如何通过投融资服务,推动社会办医由量变到质变,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郝德明认为,要解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非公立医疗和社会资本需要有大作为。“非公立医疗要和公立医疗形成差异化发展,为老百姓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认为,2017年,美国的健康产业对GDP贡献达19%。相比之下,我国2016年该数据只有6.2%。“我国的健康事业仍有巨大的潜力空间。要以人为中心,围绕健康打造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国首家三甲康复医院——深圳龙城医院院长王玉林期望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其模式与经验在全国的复制。“12年前,刚成立深圳龙城医院时我就意识到,很多病人在急性期过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康复。这个痛点现在依然存在。”王玉林在论坛现场表示,一家龙城医院的800张床位,不能解决全国上亿病人的康复需求。因此,希望能够通过资本的影响,让康复事业实现腾飞,帮助更多的老百姓。
深圳龙城医院的迫切需求,恰是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投融资分会(下称投融资分会)的服务所在。
2017年是投融资分会成立的第一年。作为会长,单俊葆同与会嘉宾分享了投融资分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
“打基础、建机制、蓄能量,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为使投融资工作常态化,投融资分会建立了“唯医会”品牌活动,通过常态化的论坛、沙龙、路演等形式,将政策解读、行业分享、项目路演相结合,已有超过500家的专业投资机构成为唯医会固定受众。
单俊葆再次强调了其在分会成立时提出的观点——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旗下的近40个分会和专委会,都是镶嵌在中国医疗界的珍珠。希望投融资分会成为一根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形成中国健康医疗蓝图中一串璀璨的珍珠项链。
郝德明亦表示,投融资分会开展医疗健康投融资服务,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也是当前投资界的热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