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 会员
注册 登录
APP
申请认证 退出

以独立的媒体视角,追踪并深入解析医疗行业聚焦的话题。事实全面,观点鲜明,追求专业。

72 小时热文

年终大考:35%省份分级诊疗建设不达标 专家有话说

原创 文/郝兰兰 2017-12-21 来源:健康界
A- A+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饶克勤表示,全国目前还有35%省份未完成分级诊疗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李玲、葛延风、吴明等医改专家献计献策>>>

距离2017年结束,还剩半个月时间,但全国目前还有35%省份未完成分级诊疗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数量达321个,占地市级以上城市的95%。质量与数量如此悬殊的背后,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现状的真实写照。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17年分级诊疗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据中国经济卫生学会会长饶克勤介绍,目前,全国各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侧重点有所不同。部分省份注重建设医联体或家庭医生制度;有的省份注重远程诊疗与慢病管理.....

“全世界只有我国患者想到哪看病就到哪看病。”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强调,在医疗服务市场上,靠价格机制解决不了患者趋高的问题。所以,需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约束患者就诊流向。“但分级诊疗重点不在分,而是为了整合各方资源,以期为患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

很多致力于医改的权威人士坦言,分级诊疗制度建成之日,方是中国医改成功之时。然而,35%未达标省份该如何发力?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上,医改专家纷纷献上一份谏言。

饶克勤:四个机制+四个结合

饶克勤认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首先需明确建立四大机制的深刻含义。一是建立首诊制度。饶克勤认为,建立这一制度,需群众自愿,但更需政策约束。其核心是通过强基层提升其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信任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拓宽社区首诊的路径。在这一方面,上海经验可供借鉴。

二是根据急慢分治、先全科后专科的原则,明确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疾病诊疗在基层,超过其定位与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转诊上级专科或综合医院。饶克勤认为,建立这一制度,其关键是把术后或急症康复、慢病管理患者转回社区。

三是建立统一预约转诊规则。饶克勤强调,上级医院预约就诊号源要提前预留、预先开放给基层首诊需要转诊的患者。“或可考虑建立急诊五类分诊和先全科后专科的模式。”饶克勤认为,江苏开展基层转诊预约服务值得借鉴。

“医保支付制度是分级诊疗的关键性制度。”饶克勤强调,国际经验表明,在节约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支付方式改革的成效更有持久性。在这一方面,安徽经验值得学习。

饶克勤强调,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能单打独斗,要做到与公立医院改革、药品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信息技术应用有机结合。例如,医联体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远程会诊等,其改革情况直接关系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成败。

李玲:分级诊疗是为了整合医疗

李玲认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为了以患者健康为中心,通过整合医疗卫生体系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资源,加强协作和资源共享,提供包括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在内的一体化的全面健康服务。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需要整合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资源,整合基本医疗和专科医疗服务,通过建立纵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网络,进而实现机构设置和管理上的一体化,最终建成各医疗机构通力合作的体制和机制。

然而,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处于杂乱无章的局面。李玲认为,三级转诊网络有助于发挥医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但医院首先需要通过提高内部管理、优化诊疗流程,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目前,医院收入多被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增加床位等方面,医院扩张成为一种“潮流”。李玲强调,医院的无需扩张可能使得医院规模超过最优值,从而带来资源的浪费,并降低社会福利。“医院应该科学确定最优规模。”

而针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大医院不愿意放、基层医院接不住、患者不信任基层三大难题,李玲认为,厦门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厦门取消了对三级医院门诊工作量的定额补助,调整为与分级诊疗绩效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为了强基层,厦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改革基层绩效工资。为了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厦门采取差别化价格和医保制度政策。而整个分级诊疗建设,来自三级医院的专科医师、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取得国家培训认证的健康管理师,为其保驾护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建立多层次的康复护理体系

与李玲的想法不谋而合,葛延风同样认为,分级诊疗的核心不是分,是为了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及临终关怀等管理服务整合在一起,提供终身健康服务。针对我国初级卫生服务体系仍然薄如薄弱、二三级医院盲目扩张、机构之间仍以竞争为主等弊病,葛延风认为,急需提出应对举措。

葛延风强调,在强基层、控制大医院盲目扩张等举措基础上,应该建立多层次、高质量的康复护理体系。他建议,可以考虑将现有的一级、二级医院改造成为专业的康复护理机构,让初级卫生服务体系承担更多的康复护理职能,并通过行政规制、经济激励等举措,将需要康复护理的患者及时下转到相应机构。

医联体建设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被视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两大抓手,葛延风建议,应该建立不同层级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针对目前的医联体建设,他认为,应该重点发展区域内医联体,形成明确的服务半径和大致固定的人群。“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建立两个以上的医联体,以发挥竞争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限制了患者不限制医院

吴明认为,推进分级诊疗首先要控制三级医院。目前,二级医院普遍希望能够升到三级医院,规模与收入增加了,但收治的疑难病例数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了减少的趋势。她强调,目前的分级诊疗过多集中在患者端,采取很多举措限制患者流向,但没有限制医院端,例如没有限制三级公立医院规模。

如何通过三医联动推进分级诊疗,吴明建议,在医保方面,要实施临床路径下的按病种付费,引导医院和医生主动控制成本,其关键是结余留用;在医药方面,压低药品耗材价格是关键,其中,两票制、集中采购等都是关键性的改革举措;在医疗方面,要改变医院运行机制,规范行为的同时改革收入分配机制,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吴明强调,推进分级诊疗,政府部门合作是关键。例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仅需要解决如何适应疾病和患者的复杂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需要确定如何影响医院和医生行为等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而其关键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

他山之石: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

虽然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不同,但大多建立了以基层首诊、有序转诊为核心的分级诊疗制度。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保险契约制度,参保人必须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确有需要才能转诊,患者若选择自由就诊,则参保费用将大大提高。

以英国为代表的国民医疗保险制度,规定首诊必须在全科医生,实行严格的“守门人”制度,三级医疗机构除了急诊之外,不得接受门诊。

尽管日本没有实行强制转诊,但其利用经济杠杆引导患者分级就诊。如果患者直接到三级医院看病,需要支付高额挂号费,相反,逐级向上转诊则看病费用会比较低。

专家认为,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是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转诊体系,而信息化+公立医院体系将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未来方向。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管理153个大型医疗中心、909个门诊中心、135个老年护理院、232个退伍军人中心和108个家庭护理机构,是美国最大的垂直管理的公立医院系统。

根据医疗服务连贯性原则,该系统将所有医疗机构按照地理和转诊习惯,分为22个区域性整体化服务网络,每个区域网络都设置一个基本的预算和管理单位,确定管理责任主体。按照人头支付,将资金统一拨付给没个区域性整体化服务网络,而不是直接给各个医院和诊所。

注重初级医疗、预防医疗和慢病管理,每位退伍军人申请登记注册时,必须制定一家门诊中心作为其初级医疗场所。借助一整套医疗信息系统,如全系统互联互通的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化医嘱、临床数据等,数据化、标准化的管理和决策成为可能。

借助信息系统,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构造了大量衡量健康结果的指标,如预防指数、慢病保健指数等,对医疗质量进行持续的跟踪测量,并在系统内公布。利用标准化指标,总部每年与管理者签订绩效合同,以对管理进行问责。

已发表0篇文章

已发表0篇文章

0人收藏

0人打赏

最新评论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新闻

  • 王慧慧 2017-12-16

    21
  • 荆文娜 2017-12-15

    0
  • 王宇 2017-12-09

    4
  • 储白珊、蔡强文 2017-12-02

    2
  • 朱恒鹏 2017-11-30

    0
  • 赞+1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健康界备案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745号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X

    打赏金额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X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X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