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络就能搭桥梁,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远程医疗”疯狂打CALL
“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技术相对较弱,如果要平衡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有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加强远程医学建设是有效举措之一。”原总后卫生部部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李建华在“远程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上说。
图为李建华在远程医学专业委员会上致辞
11月9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以“互联网+智慧医疗”为核心,在京成立远程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远程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邹殿新担任名誉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技部部长、远程医疗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郑卓肇担任主任委员。
首批成员由各医疗机构、医药科研单位、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自愿组成。
图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为远程医学专业委员会授牌(左为郑卓肇,中为李建华)
董家鸿在会上提出,要在精准、精益、精诚,“三精”医疗的基础上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络。“目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已经建立,接下来将打造以患者为中心、更加完善的远程医疗协作网。”董家鸿说。
搭建框架,完善机制
郑卓肇在会上介绍,目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已经初步与台北林口长庚医院、厦门长庚医院等,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远程医疗协作关系,与十多家市级、县级等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任何医院,只要有需求,有网络,都可以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没有任何的门槛。”据郑卓肇介绍,远程医疗内部成员均自愿组成,对成员条件没有硬性要求。
“一旦和其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跨区域合作,收费上将面临困难,施行起来会有难度。”郑卓肇解释,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合作的台北林口长庚医院、厦门长庚医院均为私立机构,与清华校医院合作过程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实施无偿服务。“远程医疗要想走得更长、更远,不可能永远做免费服务,必须探索出科学的付费机制。”此外,根据目前的法规,医生跨地域参与医疗工作,其合法性有待探讨,需要在医改的推进下不断完善。
秉持资源,惠及基层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实施远程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向基层和困难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行辐射、帮扶和教育。
“目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主研发的‘远程医疗系统’已实现远程影像报告判断、远程会诊咨询、远程教育、慢病管理以及双向转诊等功能。”郑卓肇介绍。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可以向所有被网络覆盖的地区实施网上教育和慢性病管理。
“我们的远程中心,能对30~50家同时在线的医疗机构进行远程教学。教学的视频可以录播。”郑卓肇对远程教育方式进行了简单解说。此外,他还讲解了未来如何通过“远程医疗系统”管控患者和对健康人群进行监测。“通过智能化的医疗设备,比如可穿戴设备,采集相应的生理指征,通过网络发送给区中心,再传输到医疗中心,就能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的身体状况。”
图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远程医疗中心
稳扎稳打,探索“规范”
远程医疗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规范化诊治指南和质控国家标准,存在政策和规则不健全等问题,其发展面临阻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希望通过实践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希望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规范化诊治进行探索,让远程医疗更加顺畅地推进。”郑卓肇说,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希望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其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