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打破壁垒,连通人员、实体与数据
“在传统医院,不同临床科室各自为政。单枪匹马是行不通的,需要建立紧密合作的强大团队,必须反思临床专家的合作方式。”
运营壁垒有多种形式。在医院中,实体、临床和信息壁垒都会妨碍合作,影响对病人的临床决策。
于1987年成立时,迈阿密心脏与血管研究所(MCVI)就确立了三大支柱:致力于低创疗法;以多学科医护为战略重点;打造透明的医疗环境。建立合作文化并非一日之功。三十年来,MCVI致力于打破边界,通过打造紧密合作、技术主导的团队,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整合疗法。
“在任何医院、任何环境中,照顾病人都需要团队合作”,MCVI首席运营官Carol Melvin说。“没有内科医生,护士就无法工作。少了护士和工作人员,内科医生也难以作为。要向病人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护理,团队就必须像机器一样流畅运转。单枪匹马是行不通的。”
让阳光进来
2017年初,MCVI完成了扩建,增加了运营空间和设备,并新设多个专门项目,目的是履行研究所在创始之初的承诺,即汇集多学科专家的力量,共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在执业医生层面,这一点颇有挑战,因为许多医生积极进取,相互竞争。而我们能够把这些竞争力凝聚成合力,让所有人从中受益。”医学博士、迈阿密心血管研究所创始人兼首席医疗官Katzen说。
空间再设计(例如介入治疗病房的开放式走廊),是为了让员工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同伴关系”十分重要,最终目的是建立更开放的环境,实施任何类型的图像引导手术,让不同领域的医生共同解决病人的问题。例如,在TAVR会议中,包括介入心脏手术医生、介入放射科医生、血管手术团队和影像团队等在内的不同专业的医生,聚在MCVI的开放式会议室评估病人情况。
“在传统医院,不同临床科室各自为政,一个科室的走廊大排长龙,其他科室门前的队伍也穿过整个医院。”Melvin说。
“多年前,我们开发了独特的平面布局,实现了被我们称之为‘阳光工作’的互动。在玻璃围墙的区域中工作,不仅能看到每个病房的情况,也使所有医生参与到这些病房所需的任何治疗,从而打破壁垒,建立便于合作的环境。”
打破信息壁垒
再设计背后的理念推动MCVI形成了多学科医护和开放合作的文化,即所有临床专家共同努力,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介入心脏手术医生、介入放射科医生、心胸外科医生、血管外科医生和其他类型的介入医疗人员通力合作,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MCVI介入放射科医生Constanino Pena博士说。
如果病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往往会牵涉到多个专业领域。MCVI的理念是:在多学科环境中开展合作,使医生能够作为整体而非个人向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
“处理复杂病情需要多个领域的专长,但医生或科室术业有专攻。通过我们的无缝合作,病人才能受益于不同专业与丰富经验带来的优势。”MCVI心脏科医生Marcus St.John博士说。
同样重要的是,打破MCVI组织中和各临床科室之间的信息壁垒,无论是从不同临床来源(导管室、核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汇总病人数据,还是掌握所有形态的高质量图像,以便了解如何使用数据改善患者体验。数据不再是临床科室所独有,信息壁垒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临床治疗中,不该相互隔阂。在共享数据和最佳实践时,不该各自为政。”Melvin说,“必须建立紧密合作的团队,否则只能一无所成。这就要求从病人的健康出发,反思临床专家的合作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