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院士三维度透视预防医疗
我国拥有2.6亿慢病患者,由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在第二届国际预防医疗大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强调,新形势下,发展预防医学已经成为当前人民健康的普遍需求。
预防医疗指在疾病出现之前所做的医疗工作。在腾湃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郑静芬看来,坚持治未病和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原则,预防医疗是对重大慢病的高风险因子进行评估、干预和预防性治疗,阻断和推迟重大疾病的发展,延长健康年龄和延缓衰老的生物学进程。
王陇德认为,观察预防医疗事业,应该从广度、高度、精度三个维度,“普遍需求”、“国家战略”、“技术创新与推广”三个关键字来看。
广度-普遍需求
从广度上讲,预防医疗已经成为人民健康的普遍需求。王陇德强调,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他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是现在的两倍。“发展预防医疗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
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快,如何有效防控慢病,在疾病尚未形成或已经形成但暂未恶化的阶段,发现致病风险及其相关病患并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现阶段人民健康的普遍需求。
高度-国家战略
从高度上讲,发展预防医疗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从以医疗为主转为以预防为主。在王陇德看来,预防医疗已经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的主导方针。
近年来,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以促进预防医疗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例如,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制定脑卒中和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政策等。
精度-技术创新与推广
从精度上讲,预防医疗已成为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通常而言,疾病预防控制包括三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发病预防和伤残预防。其中,医疗预防举措在二、三级预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预防医疗发展势必遭遇各种挑战。王陇德认为,来自科技本身固有的风险性,将是预防医疗遭遇的第一大挑战。
此外,对习惯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民众而言,从认识到了解、从了解到接纳、从接纳到消费预防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能及早把握机遇,未来,谁将傲立健康服务业的潮头。”王陇德强调。
显然,腾湃抓住了这一机遇。9月8日,由腾湃健康产业集团投资成立的北京第一家预防医疗医院--北京腾湃国贸国际医学中心开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