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联体建设需明确的4件事|健康界峰会

原创 2017-07-07 10:00 李晓霞 / 健康界

医联体注定将成为2017年医疗领域的一大热词,但哪种医联体运营模式更适合自身发展?值得每一位医院管理者思考。详情点击〉〉

医联体注定将成为2017年医疗领域的一大热词。

2017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医联体建设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层面的政策。《意见》要求,2017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但哪种医联体运营模式更适合自身发展,是每家医疗机构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近日举办的2017年健康界峰会医联体分论坛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朱夫、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社管中心主任林锦春、天长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浩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吃透”医联体。

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

焦雅辉指出,医联体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分级诊疗,不应将其割裂开来。各地在医联体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医联体建设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它们没有充分落实各自的功能定位。

“纵观世界各国的医疗机构发现,越往基层越需要全科医生,医院级别越高,越是需要专科医生。三级医院帮助基层提升服务能力,更多是希望通过三级医院综合技术上的优势,通过技术层面的支援、下沉、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把基层能力提升和带动起来。而不单纯是由三级医院派专科医生到社区出门诊。这些专科医生到社区出门诊,其实不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焦雅辉说。

自由恋爱vs拉郎配

焦雅辉指出,推进医联体不是为了利用公权帮助大医院通过行政的手段形成一种变相的跑马圈地。医联体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把基层能力提升起来,资源下沉,将来能够形成一种分级诊疗的秩序。如果完全都是凭医疗机构之间自由恋爱,全国医院可能都想跟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些大医院组建医联体,其他医院就不能很好发挥作用,这样的医联体其实是名存实亡的。更甚者,只是挂着大医院的牌子,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反向形成变相跑马圈地。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

黄东胜认为,与政府签约可以提供坚强的保障。如果和医院签约,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医院经济状况、人员更迭等。浙江省的找“对象”窍门是,城市三甲医院与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然后选择与核心价值观相近、意愿强烈、地理位置距离合理、合作技术良好的县级医院合作。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朱夫

朱夫也表示,镇江刚开始实行的是“自由恋爱”,但因为行政区域交叉,存在许多问题,最终还是建立了“政府办,集团管”的管理模式。

建设紧密型医联体的要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联体,健康界,峰会,焦雅辉,医院,医疗,基层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