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84亿美金!歪果仁这样给医院打广告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广告进入人们的视线。医院打广告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比如通过广告进行患者教育、宣传医院特色服务、募捐等等。与其他行业广告不同之处在于,医院广告往往深藏大量干货,一则看似简单的医院广告往往包含着典型患者的应激行为。
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看懂医院广告却并非易事,因为医疗广告中往往会涉及相关专业术语、医疗背景知识等等。”长期致力于癌症中心研究的Yael Schenker教授也表示,“不同于一般购买行为,求医问诊不像购买哪个品牌的汽车、主食吃米饭还是面条这样简单的决策。医疗决策的特殊性在于,较高的行业壁垒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那么如何能够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懂”医院广告,进而达到院方患者教育或募集资金的目的呢?以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广告为例,整个2016年,该院共投放了46支广告,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最有名的一支广告要属“战胜癌症(Fight to End Cancer)”。其主要贡献在于倡导民众为医院的“每月19元捐款”项目筹款。当然,所得善款则主要用于为小患者们支付温度计及其他医疗消耗品。接下来,就请跟随健康界一起来看看这支2016年排名第一的医院公益广告吧。
开篇是典型的美式“讲故事”思路,一个普通家庭的遭遇开篇:父母含泪叙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某种癌症,其发病率与生存率都非常低,病情很不乐观,治疗迫在眉睫,blablabla……
稚嫩童真又满是期盼的眼神,直击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广告,谁又能忍心换台?接下来,广告直入主题:“癌症”!黑色背景大片留白,第一时间抓住你的心。震撼的同时,继续感情牌。
首先进入观众视线的是一幕幕眼眶含泪却又故作镇静的叙述,从一个家庭的遭遇延伸至几个、几十个。当你快要被眼泪淹没、被一幕幕悲惨遭压得喘不过来的时候,又拉你回到现实的是广告的留白“在我们医院,只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拯救孩子们的生命。”
——“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是希望的开始。活生生的希望。”
通过开篇的悲情铺垫,到这样一行字幕打出的时候,小编都跟着送了一口气,甚至忍不住欢呼起来,还好那些孩子们还是有希望的!
紧接着,又是一幕幕快进版悲情故事,观众也随着剧情紧张起来。此时的旁白恰到好处的说出,“这些孩子们就指望你了!挽救这些孩子们的生命,只要每天6毛3!”看到这里,想必很多观众和小编一样已经在伸手掏钱包了。
接下来就是小患者、医护人员齐上阵,医院设施、医疗设备大展览,让人觉得这家医院简直是棒呆了!随后再次打出“每天只需6毛3,每月19元”的广告语,更直观、明了地告诉观众。不得不说,医院宣传这招实在很高明,精确到天的计算方式让人觉得诚意满满。嗯,小编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捐款方式了……
广告的收尾部分,先是患者家长的轮番感谢。随后又是上升到了改变现状改变社会,给观众一种“做了好事整个人都得到升华”的感觉。
最后,略带哭腔的女版独白再次强调捐钱这一切都是关于“爱”,因为癌症这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其中也包括你的挚爱。如果发生这样的不幸,那么你也将得到同样的全社会帮助。
最后的最后,每月19美元再次出现,提醒观众去捐钱。当然,捐款方式和电话都很清楚的写在那里。
整个广告主题无关乎童真、爱、人性的善,外加重复了3遍的捐款金额。总之,小编觉得整支广告还是显得诚意满满,捐款金额透明,有泪点有坦诚,捐钱之后还让人觉得很有成就感。所以说,难怪是16年排名第一的非营利医院广告。
(本文综合整理自STAT、YouTube、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官方网站、维基百科、ispot.tv等网站)
相关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09q8IUnHXo
https://www.statnews.com/2017/05/25/nonprofit-hospitals-tv-advertising/
https://www.ispot.tv/ad/AVu7/st-jude-childrens-research-hospital-fight-to-end-cancer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