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告诉你 精准医学在中国的正确落地途径
相比医疗领域的其他理念,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的历史不算长,却被寄予厚望。
政策助力
最近几年,比“医疗”内涵更广的“健康”越来越受重视。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此后各地政策不断助攻。
2017年4月,上海市卫计委发布《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发展精准医学,引导疾病诊疗和预后预测从“通用型”向“个体化”“精准化”发展。同月,浙江省物价局、卫计委、人社厅联合发布通知,自2017年5月20日起,增设十余项基因检测项目为临床医学检验项目。
随着“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日趋火热,具有推动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内涵的精准医疗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强劲势头
精准医疗赛道正越跑越宽。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统计数据,由慢病引起的疾病负担占我国整个疾病负担的70%,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能在现行医疗体系中引入“治未病”理念,将心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筛查、超早期诊断等推向临床应用,势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疾病发生,缓解医疗压力,降低医疗成本。精准医学解决方案,尤其有“打开精准医学大门钥匙”之称的基因检测,被很多人认为是上述问题的破解之道。
据人民网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共有40余家精准医疗企业获得融资,总额超过50亿元。其中,95%的企业获得千万元级以上融资,甚至有些企业获得10亿元级以上融资。
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却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精准医学如何从科研逐渐落地到临床诊疗和健康管理?
破题探索
我国是医疗数据产出大国。援引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的说法,我国人口基数大、发病人群多、病种全,丰富的医疗健康数据为精准医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基础。在资源优势、公众需求、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等众多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精准医学成为我国在医学发展中占领国际制高点的历史机遇。
当然,正如业内一个广受认同的声音,精准医学要实现中国特色“精准落地”,还有3个重点瓶颈亟待突破:一是提升标准化数据的采集、挖掘与共享能力;二是寻找线下医疗机构作为承载服务的载体;三是搭建健康产业相关的商业模式。
问题来了,怎样突破“三重门”,进而切实推进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
报名参加健康界2017熵量大会,走入“精准医学和健康服务模式转型”专场论坛,与业内大咖面对面碰撞思想。
一年一度的熵量大会,由健康界传媒倾力打造,如今已成为中国医健投融资领域的顶级盛会。该会延续健康界传媒“解决问题”导向思维,并特设“精准医学和健康服务模式转型”专场论坛,邀请业界精英作主题演讲,以及与现场同仁互动交流。
参会请联系:010-82736610-8877
更多详情请戳:健康界2017熵量大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