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政策加码糖尿病管理 投资者盼来盈利之春?

原创 2016-11-09 18:20 张亮 / 健康界

平安好医生7月1日上线“健康到家”项目,首先在广州推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很好地解决了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

对于投资人来说,投资任何项目不为盈利都是耍流氓。这句话放在投资糖尿病管理的项目上同样适用。

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依据《纲要》,到2030年,要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因此,医疗投资者们该舒一口气了吧,国家可是在不断给政策。糖尿病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服务事业,能否找到既能够盈利还能把这项服务做的长久的,就看投资人们的眼光啦!

分羹千亿级市场

糖尿病作为一种疾病,被国家单拿出来作为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解决糖尿病难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当前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十分严峻,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一。因此,糖尿病已被纳入中国医改的重点。一方面,糖尿病管理被纳入了中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九项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被列入中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90%的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医疗不断完善,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死率逐年下降,同时新增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致使糖尿病市场空间巨大。另外,由于糖尿病确诊率低,潜在糖尿病患者需求将逐步释放。目前我国有超过53%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并未进行及时的医治。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糖尿病检测次数增加,会有更多糖尿病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因此糖尿病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很大。

糖尿病医疗开支大,中老年患者支付能力较高。IDF的一则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医疗消费中,11.6%花费在糖尿病治疗约6730-11970亿美元。中国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734亿人民币。主要由于糖尿病患者医疗服务的使用是非糖尿病者的3-4倍,其住院和门诊次数较多。

长江证券《糖尿病产业链专题报告: 甜蜜链情,完美生态圈》分析称,糖尿病有三个属性带来刚性需求,第一是高发慢性病,第二是病情不可逆性,第三是后期并发症。预计到2020年,国内血糖监测市场180亿元、降糖药1000亿元、胰岛素760亿元,这还不包括门诊住院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根据长江证券的调研,目前基层胰岛素市场未完全开拓,约7000万人未合理用药,其中九成在基层市场,未来5年基层市场开发率约20%增速推进。

无论是医保控费压力,还是降低老年人的治疗费用压力,糖尿病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必须要想方设法降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而糖尿病管理则不断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目前,受制于糖尿病知识缺乏、经济收入低以及治疗过程复杂因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难度较大,对医嘱的依从性差。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糖尿病管理则可以弥补这一市场空缺。患者可以及时自我检测血糖,根据患者病情评估、从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用药剂量。

例如,平安好医生今年7月1日正式上线“健康到家”项目,首先在广州推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就很好地解决了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家庭医生的定位就是健康管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慢性病的管理以及转诊。这些大医院医生无暇顾及,需要家庭医生的参与,守护老百姓的健康,管住医疗费用。目前国内全科医生数量太少,老百姓对基层医疗还有认识接触的过程。平安好医生的家庭医生,弥补了这个空白,让一部分群众先试点家庭医生,对于推动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有积极促进作用。

慢病管理粥多僧也多

在互联网创业中,用户总量的天花板在哪里,围绕着投资创业项目的估值就在哪里。而在慢病管理服务模式中,糖尿病管理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创业者的首选,也成为了投资人竞相投资的目标,原因就在于庞大的人群数量。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为1.14亿人,如果加上潜在人群,仅糖尿病一个病种的辐射人群就接近2亿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将用户量基数作为选择是否进入糖尿病市场掘金的首要判断因素。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市场需求,众多拥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试图争抢其中的无限商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糖尿病,投资者,政策,医生,医疗,患者,管理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