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为中心”的乳腺MDT 和睦家是如何做的
87版《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和歌手姚贝娜均罹患乳腺癌,不幸香消玉殒。时至今日,针对乳腺癌,多学科会诊(MDT)是治疗首选。
10月22日,北京和睦家医院(下称和睦家)成立乳腺多学科诊疗中心,未来,这个中心将以“外科手术与重建一体化”为特色,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医疗服务。
以患者为核心开展MDT
在传统就诊模式当中,患者经常不知道应该看哪个科室,可能因为在医疗选择上缺乏足够信息而忽略一些科室。而且,医院的不同科室大多“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交流,甚至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多次转诊,依从性差,费用又高。
而癌症是全身性疾病,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就肿瘤而言,MDT就是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治疗手段,由普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科、以及内镜中心等科室专家组成工作组,进行多学科诊疗。
有了MDT,患者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汇集多科室协同会诊,让内科、外科、放疗科、整形科、甚至后续康复科的众多专家同时解答问题,从一开始就制定全面的诊疗计划,让患者少走弯路。“所以患者来一次医院就能和所有相关的医生见面,”和睦家肿瘤科医生顾艳斐说,“既能帮助患者节约时间,又能减轻费用上的压力。”
而且,单科室医生有时难以保证治疗方案100%正确,MDT则汇聚多学科专家,拿出的方案更加全面。讨论过程中,医生能够听到其他科室的意见和方案,也能提高自身水平。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制定更好的诊疗方案,不仅有各科室和医生努力协调沟通,和睦家还专门设立了国外流行的医疗顾问(case manager)职位,负责医生、医患沟通,协调MDT工作。在和睦家,医疗顾问要有临床医学背景或护理背景,同时擅长沟通,熟悉医院工作,了解病人需求,并要知晓医疗的缺陷和愈后注意事项。
变“医生核心”为“患者核心”
和传统的单科室诊疗相比,医生在MDT中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但就医过程的关键也因此从“医生核心”转变为“患者核心”。
和睦家医疗总裁李碧菁表示,现代医学分科细致,医院以科室为基础运行有时候会以医生——而不是患者为中心开展诊疗服务。和睦家经常组建跨学科医疗小组,以病人为中心开展MDT。以乳腺癌为例,在和睦家启望肿瘤中心,各学科专家不仅要操作本科室设备,更要组成专家小组会诊;不仅要治疗癌症,更要提升患者整体健康。
和睦家普外科主任凌晓锋表示,大型公立医院患者多,压力大,与患者交流不够充分,组织多学科协作本身又需要大量协调工作。然而,和睦家主打高端医疗服务,要做高质量的MDT,不是为了MDT而MDT。“只有病人需要的情况下,才开展多学科会诊。”凌晓锋说。
主打一站式服务 成立乳腺MDT中心
我国乳腺癌发病现状不容乐观,既有陈晓旭、姚贝娜的知名个案,更有统计数据为证。
数据显示,尽管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但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到2021年,每10万人当中的乳腺癌患者数量,预计将从目前的60人增长到100人。同时,从目前到2021年,每年预计将有大约17万个乳腺癌新增病例,另有约4.5万人因乳腺癌死亡。在中国,乳腺癌的两大高发年龄段分别为55至59岁,以及75至79岁。
为了给乳腺癌等乳腺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10月22日,和睦家乳腺多学科诊疗中心应运而生,“外科手术与重建一体化”是其一大特色。
和睦家开展MDT,能给乳腺癌患者制定优化治疗方案。同样是乳腺癌,不同患者病情各异,治疗方案差异明显。而且,乳腺癌治疗不仅要拯救患者生命,还要顾及患者心理需求。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做保乳手术,切除肿瘤,大体上不影响美观。然而,也有乳腺癌患者需要全乳切除,以便清除癌细胞,挽救生命。救命之外,患者需要整形手术,重建乳房,满足心理需求,这一点不容忽视。和睦家的“一体化”服务能够把切除乳腺的外科手术和乳房重建的整形手术结合起来,“一站式”完成两场手术,尽可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体验。
2016年6月,已经有一名乳腺癌患者在和睦家享受了内科、外科、整形科等提供的MDT,还体验了外科与乳房重建的“一站式”服务。这位患者在一次住院当中,就做了全乳切除和后期整形两场手术,而且不到24小时就走下了病床。和睦家一位整形医生表示,手术非常成功,“乳房上除了有一道疤之外,比手术前更漂亮了!”
“以人为本”、“患者中心”不只是理念,更不是空话,而是和睦家正在落地的实践。从多学科会诊,到一站式服务,都离不开团队协作、设备支持、以及服务流程设计;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真正帮助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