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保整合 各方究竟都藏着哪些“小心思”?
城乡医保整合,这一利民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日前,人社部承诺将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努力实现年底前所有省(区、市)出台整合方案,2017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2017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目前主要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构成。城乡医保整合意味着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整合以后,新农合参保人与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将享受同等报销待遇。这一政策的启动,源于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整合两种医保制度,提出了统一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的“六统一”目标要求。
两保整合 减少医生“看人下菜碟”情况
众所周知,医保并轨将体现生命的平等价值,是推行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之举。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胡晓翔认为,患者之间的保障均等化,使得“心气儿”更顺畅,有利于减缓医患矛盾。
两保整合前,医生往往根据患者享受的医保类型分别开具处方,但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医生应“分病用药”而非“分人用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学博士袁涛向健康界表示,两保整合以后,过去“同病不同命”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对于医院来说,过去需要面对患者五花八门的各种医保,整合后就简化多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表示,过去医院要面对城镇居民医保系统、新农合等多个医保系统,两保整合后,医院可以少面对一套医保系统,因此可以使医院简化管理,节约成本。
整合之路 各方的担忧在哪?
医院将面对这些
两保整合,最大的获益者当然是患者,尤其是农村居民患者,缴费标准不变,保障待遇却提升了。但新政却有可能给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买单者平添了一些担忧。
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对健康界道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医院在面对两个医保管理部门时,更具谈判能力。现在只面对一个,意味着医保部门议价能力提升,而医院却变得相对弱势。“但是这些对公立医院来说都不算是大问题。”陈海啸补充道。
在陈海啸看来,患者的身份基础信息数据才是大医院应该重视的问题。两保整合后,医保异地结算服务也将全国推进。“准确识别异地就医患者身份需要基础信息建设到位。如果因为基础信息建设没跟上,出现医保被他人冒用的问题,责任由谁来担?医保会不会拒绝支付?”还未遇到过类似问题,但曾看到有关二代身份证信息因泄漏被冒用的新闻,陈海啸有些担心。
对于医保异地结算这一利民政策,也有不少人对其可操作性表示担忧,认为各个地区的医保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不一致,医院在给异地患者报销时会遇到困难。顾昕认为,这是目前情况下无法实现的操作。“医保异地结算不是医院电脑一连网就能搞定的,以目前情况仍然会需要大量人力,这样财政很难吃得消。”
大家对于异地结算操作层面的担忧不无道理,而有着多年多院区医院管理经验的陈海啸有一套独到的见解。“医保异地结算也许能通过数据交换来实现,我们就是通过数据交换这一方法对有跨院区就医需求的患者进行直接报销。”
陈海啸向健康界解释,所谓“数据交换”,即患者在异地医院就医产生的费用,可通过异地医院发送回患者参保地医保部门,他们进行结算后再将报销资金发送给患者就医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