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院如何从“李宝华遇害事件”中学习预警

原创 2016-10-09 13:33 王琦琛 / 健康界

警方可与医院加强联系,预防为主,严打医闹。我国多地警方有不少出警打击医闹,保护医生的实例。部分地区经验值得借鉴。

10月7日,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山东莱芜暴力伤医案犯罪嫌疑人陈建利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就在4天前,陈建利在莱钢医院持刀攻击该院儿科医生李宝华,导致李宝华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李宝华(资料图片)

有报道称,陈建利曾因其女儿在莱钢医院医治无效死亡,多次到医院闹事,砸坏座椅,甚至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矛盾并未化解,最终惨案爆发。通过对此案进行分析,业内或许可以学习对有可能发生的伤医事件如何进行预警。

公安介入医闹 经验值得借鉴

公安需要思考:面对“医闹”,公安如何有效介入?更重要的,如何在惨案爆发之前有效防范?实际上,我国部分公安机关已经采取措施,防范、惩治“医闹”,有些经验颇具借鉴意义。

2012年,广东省中山市定义了九种“医闹”情形,只要出现苗头,接到报警,公安15分钟内就要出警,而且警力要达到“医闹”人数的三倍。

中山市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打击“医闹”:

1. 医疗机构要重视医德、医风、医技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健全第三方调处医疗纠纷的平台,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了180多名人民调解员,专业调处医疗纠纷。

3. 公安机关变“闹后被动处置”为“主动防闹未然”,及时出警,提前介入,果断处置,不允许医疗纠纷“闹”起来。

中山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谭培安表示,中山强调为防而打,打防结合。而且,不仅依靠警方力量,也动员全民参与治安。

除中山之外,我国多地曾出动警力,保护医院。上图为2014年6月5日,浙江慈溪人民医院发生医闹,警察持盾维护现场秩序。(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年6月,河北衡水也曾出动200余名警力、40余部警车,遏制“医闹”,现场强制带离9名嫌疑人。(来源:长城网)

学者给出四点建议

犯罪学家埃德温·萨瑟兰(Edwin Sutherland)曾提出“情境性犯罪”(Situational Crime)理论。该理论认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三大要素。第一,心怀动机的违法犯罪人员;第二,适当的违法犯罪工具;第三,潜在受害者缺乏保护。在医闹事件中,公安如果适时出现,就能保护医生,防范暴力伤医。

国内也有研究提出4点建议,为公安机关打击医闹支招:

1. 公安机关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紧密联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医院内建立警务室,确保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李宝华,医院,预警,公安机关,医闹,医疗,纠纷,警察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