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携手 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将免费获BMJ最佳临床实践
9月28日,在英国国际贸易部的见证下,BMJ出版集团(下称“BMJ”)与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下称“协会”)在英国驻华大使馆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该备忘录将促进两家机构合作发展,包括BMJ完善的循证医学临床测评、培训和决策支持资源。其中,BMJ最佳临床实践(英文名为BMJ Best Practice,简称BP)是在中国首个全面本地化的世界领先的循证医学临床决策支持工具(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Tool, 简称CDS)。同时,该备忘录也将让两家机构联合更多中英和国际机构,对方案进行持续试点、评价和优化,以保证该方案的长期发展和完善。
两家机构预计在5年内投入价值共计1亿2千万元的资金、服务和资源,并于2017年始免费提供给1万家中国基层卫生机构。这将给中国基层临床能力提升的历史性难题引入创新手段,为中国医改走向成功之路提供证据经验。
今年8月,中国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倡创新和改革,呼吁强化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核心制度的建设。而基层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基本保障和必要条件,攸关中国医改总体进展。
多项研究和统计表明,中国基层卫生服务尚有人力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且医生临床能力不高等问题。截止2014年,中国基层卫技人员共217.6万人,占比总体卫技人员从2009年40.5%下降到34.6%。其中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1. 26 人,与 “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缺口约一半。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分别为37.0%、11.9%,总体素质尚低。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要快速发展大规模、优质的基层卫生服务急需创新手段。首先,新近发展的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都需要较长时间,依靠其大规模地增加医师、优化其诊疗能力至少需要十年。而中国医改时间紧迫,对当下诊疗能力的快速提升和规模化的人力增长有迫切需求。其次,全科医学在中国尚属新兴学科,全科服务是一项新的服务模式,中国还难以保障将优质资源用以大规模培训全科医师。第三,经费有限。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已提供专项资金、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但要满足总体需求和保障的有效投入和产出,存在切实困难。
这一切都表明创新手段迫在眉睫。在具有60多年初级医疗发展历史的英国,全科医师的专业水平、培训机制、资源、临床支持和监管工具都相对成熟和完善,能供中国发展所学习、借鉴。英国医学会下属的非赢利医学专业出版机构BMJ有17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了多种全面支持基层医师临床培训和诊疗和优化的循证医学数字化工具,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了几代英国全科医师的成长。其系统性、时效性、循证医学基础和高效益成本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据BMJ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孔雨烟女士介绍,BP是世界一流的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它兼具坚实证据和实用知识,提供80%以上常见疾病的循证医学诊疗知识。经与中华医学会两年的共同努力,BMJ已于2016年6月全面完成这个工具的中文版开发工具。这包括翻译全文、加入中国指南和专家评议、与本地电子病历联接、并实现持续的及时更新 –当月上传普通更新,48小时内上传重要更新。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使BP成为中国首个全面本地化的优质循证医学临床决策工具,得以为中国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使用。
此次BMJ与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的合作,将促进BMJ资源和工具的深度本地化和持续发展,保障其本地应用的有效性、便利性。协会常务副会长吴育雄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协会要将BMJ的优质资源发展成一套完整、高效的全科医生信息系统,使之服务于基层机构。自8月以来,我们已经向广东、湖南、山东的四个城市、地区捐赠了该系统,2017年我们将把它带给全国更多的基层机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