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庆:这是当代医学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9月23日,在2016年中国人文医院建设峰会名家讲座上,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言形容当代医学成就与困境。
张大庆认为,尽管各方在改进医疗卫生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依然面临一个很严峻的现实:没有得到政府、医生、百姓的满意,全民健康任重道远。
该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健康界传媒和常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文化分会承办。
对当代医学需客观评价
"对整个人类而言,健康问题依然还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张大庆在峰会上说道。对于能否做到健康问题,他认为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医疗水平的发展;二是经济承受的能力;三是观念的改变。
在人类追求健康问题的同时,还必须直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死亡。"中国不太愿意面对死亡,老百姓和医务人员都不愿意讨论死亡。"张大庆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医学工作者更多地要面对死亡,如何让病人走好生命最后的历程,这是当代医学重要的任务。
张大庆呼吁,医界同仁对当代医学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评价,此外,还需在观念上进行改变。他认为,当代医学尤其是健康并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的问题,它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都息息相关。所以,对当代医学评价应既看到它智慧、成就的一面,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下医学的悖论:最好之时或最糟之际
张大庆坦诚,当代医学处于一个好的时代,也处于一个充满矛盾、挑战的时代,即医学的悖论。这种悖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点:
一、期望寿命延长和死亡率降低,而与之伴随的事病痛和伤残的扩展以及经济代价。
二、人类越健康,同时也越担忧健康。这种担忧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饮水是否安全,呼吸的空气是否洁净,食品是否转基因。
三、受后现代思想影响,人们对任何事物都持质疑态度,在临床治疗领域,虽取得的效果令人振奋,但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下降,医生的荣耀感在减弱。
四、人们更多地是在关注医学成果,而很少留意不如意之处,特别是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方面。如抗生素滥用问题,这些问题始料未及。"我们乐观地相信人类可以掌控世界,通过所谓的科学技术来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这种思路值得考量。"张大庆说。
五、一些疾病如哮喘或成人型糖尿病的成因,是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行为方式关联很大。而这种关联是结构性的关联,只有付出了惨重代价,才会自觉改变。
六、对替代医学有兴趣。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最终面对的问题都不是一个科学问题。现在很多病人选择在医院度过最后的历程,医生不能用科学解决这一问题,而是面对很多选择,帮助病人度过最后的历程。
对医生提出更高要求
在促进健康发展方面,张大庆认为,除了医疗卫生服务外,它还更多地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基因密切相关。在提升健康方面,需在多方面改善。
对于医生,张大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觉得医生不应仅局限于提供医疗服务,还要从伦理、费用等角度,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诊断新技术,主动承担起健康教育的任务,参与社会保障决策,平衡与协调个人、社区和社会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协同卫生部门及其他社会机构促进卫生保健事业的开展。
"博学且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才会得到病人的信任,才能担当起提高人类健康的重任。"张大庆说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