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袭京 医院排水大考是否过关 | 图说真相
7月19日至20日,北京突降暴雨,截至20日12时,北京本次降雨过程达到29小时,且仍在持续。针对本轮暴雨来袭,北京市气象台19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0日将预警连升两级。截至健康界发稿,全城正处于暴雨橙色预警中,平均降水量129.4毫米,雨量最大的房山区北窖高达334毫米。
在极端的暴雨天气中,医院的排水系统牵动很多人的心。一旦医院严重积水,不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出入受到影响,药房、仓库和急救车辆也将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失。7月20日,健康界编辑走访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发现北京的大医院早已对暴雨作出预案,基本上不存在积水,更没有出现医院陷入“泽国”的情况。
北京安贞医院无积水
上午11:30左右,大雨级别。由于北京安贞医院楼体相比院前的道路处于较高的位置,无论是门诊楼还是急诊通道,都未出现积水情况,患者和急救车正在有条不紊地进出医院。医院门诊楼外和应急通道等地附近的排水管也正常工作,大量雨水向道路旁的排水设施中流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无积水
中午12:30左右,大雨瓢泼。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全院并未存在积水。与安贞医院相同,该院门诊楼和挂号大厅门前都有斜坡,也就是地势较高,挂号大厅外铺有地垫,起到了一定的防滑作用。在医院一层急诊科门口,有一名在工作人员在不停地清扫地面上的雨水,避免积水。该院还特意临时封闭了直达门诊楼二层的室外楼梯,防止患者滑倒。
北医三院少量积水
下午2时,暴雨如注。来北医三院就诊的患者正在冒雨前行。在医院西门口内和外,分别有两个面积约为20平方米的积水区,最深处可达2厘米左右,经过这里的车辆会带起约半米高的水花。当然,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入口内外并未出现积水。
健康界还探访了与北医三院附近的北医六院,这里并未出现积水。
三招改善医院排水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一家2014年底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立三级综合医院,与很多医院一样,在北京的暴雨中,院内并未出现任何积水。该院工务处负责人赵琨浩告诉健康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很多地方是按照台湾长庚医院的标准修建的,由于台湾多雨,清华长庚医院的排水系统与台湾长庚医院一样做足功课,有三个原因促使医院不会出现水坑。
第一,医院在选址时,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北京城北地区。此外,为了方便排水,医院整体建设也处北高南低的状态,因此院内的水基本上可以全部排向院外。
第二,医院楼顶的雨篦子设置时呈凸起状态。
第三,医院在修建排水系统的时候,特意选择了带过滤功能的管径较大的雨水管。
截至健康界20时发稿,北京的大雨仍然没有转小的迹象,于是有网友用一张图来调侃(纯属调侃,截至健康界发稿,北京城区并未出现积水严重的现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