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触叩听真的不重要了吗?与何超院长商榷

2016
06/10

+
分享
评论
李明 / 健康界
A-
A+
在日前举行的健康界峰会上,邵逸夫医院原院长何超表示,自己很少做望触叩听了,也不再跟学生强调这一点了,望触叩听真的不重要了吗?

在近日举办的健康界峰会上,讨论到互联网医疗议题的时候,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提到:“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望触叩听是不变的。” 而邵逸夫医院原院长何超则表达了不同意见:“望闻问切、望触叩听,三十年以前是成立的,但是今天我无法跟学生坚持这个说法,因为我现在很少做望触叩听了。”

这段大咖之间的争论,在笔者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里同样引起了热议。被认为医生临床基本功的望触叩听,是否真的与临床渐行渐远了?

记得在做医学生时,临床阶段理论课最先学习的就是《诊断学》,所有的临床老师都反复强调:望触叩听是临床基本功。笔者还记得当时上课播放肺部啰音、心脏各种杂音录音的场景,什么“奔马律”、“枪击音”,仿佛在进行英文听力练习。在临床实习上遇到典型的心脏杂音,会叫来同学一起听。临床老师强调腹部触诊的手法、叩诊的指法。虽然现在脱离临床很久了,但这一切过往都历历在目。

群里一位年轻的肿瘤外科医生说,早期的胃癌根本没有什么体征, 实在没有必要进行望触叩听。从临床诊断的角度来看,笔者认可他的观点。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和血液生化免疫检测手段,已经能够实现在患者发病早期没有体征甚至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发现病变。

而他的同学,一位心血管内科医生则认为,临床望触叩听还是不能放弃,比如心肺听诊,可以随时了解肺部感染范围的变化情况,毕竟随时拍片并不现实。在边远地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没有那么多医疗检查设备,更多还是依靠医生基本的判断和查体。当然,我们承认,现在查体的重要性可能不如以前那么高了,更多的是一种辅助手段,越来越少的人把它视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而是更多依靠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和检查。

记在笔者年轻些的时候,有些上级医师会批评我们小医生太依靠检验检查而不重视查体。有一次,一个上级医师说他查体如何如何好,B超没看出来的病变他凭手法就查出来了。笔者年轻气盛,顶一句:“这个B超检查的水平是不是太差了?竟然赶不上’手超’。”顿时把那个上级医生噎得够呛。

(邵逸夫医院院原院长何超)

以前对神经科的定位定性诊断辩论半天,扯不清楚,只能听上级医生拍板决定,而现在,CT、MRI能很精准地判断是出血还是梗塞,而且部位精准、病变范围一目了然。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但是差错率肯定比人低。面对科技的进步,我们必须理性,不能沉醉于过去的所谓的查体经验,要相信科学,这正是医学专业主义的体现。

何超院长是博士导师,是一位拥有众多学术头衔的肛肠外科专家,尤其在直肠肿瘤的治疗上有很高的造诣。但他在公众场合表示很少望触叩听,确实令人讶异。肠道手术后听肠鸣音,了解肠道蠕动情况是必须观测的临床指标,不做查体,如何确保患者术后一切安好?与何超院长商榷。

此外,在笔者看来,“望触叩听”也是体现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方式之一。

当我们面对医学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快速进步的同时,我们最不能忽视的是医学本质是人文的。一个眼神、一句言语、一个查体动作对患者的心理安慰是无法取代的。尽管现在物理查体对诊断的作用日趋渐微,冰冷的设备仪器检查能提高诊断和治疗的精准,而温暖的听诊、轻柔的触诊无疑是对患者的另一剂良药,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感,使患者心理上获得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患者满意度自然提升。

我们经常说去“看病”,患者看医生、医生观察患者病情,这种相互“看”,除了诊疗本身需要外,更是人性的交流。我们相信科学,然而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超越科学。科学技术会不断地进步,听诊器或许逐渐变为古董,望触叩听可能更加不重要,但是医学无论怎么发展都摆脱不了人文这一核心本质,医学人性的光泽不会暗淡逝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何超,商榷,院长,查体,医生,患者,医学,笔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