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亿非法疫苗案”疑点重重 到底该信谁?

2016
03/21

+
分享
评论
马晓蓓 / 健康界
A-
A+
随着“5.7亿非法疫苗案”的舆论发酵,公众可能再次对疫苗产生“信任”危机。重重疑点待解,且看健康界拨开“假象”,给你最直接的答案。

近日,一则标题为《上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 专家:这是杀人》的新闻,让去年4月就被警方破获、今年2月初被披露的济南“涉案5.7亿非法疫苗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并引发社会对接种疫苗的恐慌。

随着“5.7亿非法疫苗案”的舆论发酵,公众可能再次对疫苗产生“信任”危机。到底是不是标题党假新闻?“问题疫苗”流向哪里?相关部门监管是否存在漏洞?

重重疑点待解,且看健康界拨开“假象”,给你最直接的答案。

疑问一:“冷饭热炒”的标题党假新闻?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初,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在对涉药犯罪开展专项整治期间,发现庞某涉嫌犯罪的相关线索。

2015年4月28日,济南市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会同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将这一仓库查处,抓获犯罪嫌疑人孙某,随后又在天桥区某小区内将犯罪嫌疑人庞某抓获归案。

案发后,公安部、国家食药监总局分别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重点关注相关工作进展。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集群战役打击工作,各地公安机关先后在20个省(市)立案并打击处理了300多名上(下)线非法经营人员。

2016年2月1日,济南公安食品药品环境侦查支队公布消息,涉案的医药公司及其业务人员,和疾控部门、接种单位人员,部分已受到当地食药监管部门行政处罚,或被当地警方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其中,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已破案21起,逮捕6人、刑拘10人,取保5人。因涉案人数众多,部分人员还未到案,各地还在侦办中。

新闻是真,标题党也是真,再次验证“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

疑问二:涉案疫苗能否全部追回?

3月19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称,共梳理出向庞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线线索107条,从嫌疑人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涉及全国24省。

上线人员信息


下线人员信息

该案非法疫苗数量和流向信息,可能已无法精确统计。在庞某住所查扣的26本账本仅记录其一年多的疫苗销售数据,并不完整,账本记录以外几年所售疫苗数量和流向已很难查证。

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到各地疾控、卫生计生系统,各方均在努力查清涉案疫苗流向,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疑问三:接种涉案疫苗是否有害?

据济南警方介绍,庞某所贩卖疫苗虽然是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但其未按规定进行冷链存储和运输,部分属于临期(临近有效期)疫苗,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

案件所涉及疫苗品种名单

1.此案查获的非法疫苗均为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属于自费疫苗,并非人人接种。

2.涉案疫苗均属于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但部分临近有效期,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

3.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一是疫苗没起保护作用,二是疫苗的副反应会增加。

4.受影响的两百多万支二类疫苗,占5年间总接种疫苗的比例很低。

5.涉事疫苗中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但一年过去了,要发作的狂犬病也基本上都发完了。虽然有报道,狂犬病的潜伏期可以达到8年,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在几个月内就发病了。现在都还没死的人也基本还不大会得狂犬病了。实在不放心的呢,现在还可以去补种狂犬病疫苗,对这种情况大家不必恐慌。(@白衣山猫)

@白衣山猫:受了非法疫苗危害,要死和人早就死了,活下来来的人都没事了,大家根本就没必要恐慌。

疑问四:疫苗监管是否存在漏洞?

事实上,“5.7亿非法疫苗案”是由公安机关发现,并侦查办理。所以,并不能说明我国法律或者监管有很大的漏洞。

但是,该案也暴露了针对二类疫苗的监管存在漏洞。众所周知,我国疫苗分一类(免费)、二类(自费),一类疫苗是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现在基本是公开透明,不太可能存在暗箱操作。

而二类疫苗就不同了,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疫苗经营企业向疾控机构或接种单位直接提供,属于自费接种,利润空间巨大,存在灰色利益链。

该案中具有相关资质的疫苗经营企业,违法将疫苗出售给无资质的人员,致使二类疫苗脱离监管“体外循环”一段后,又流入疾控部门、接种单位。

与一类疫苗相比,二类疫苗无论是从生产、流通还是接种,尚无完善的监管体系,仅凭“自律”远远不够。

疑问五:如何面对此类“疫苗事件”?

对于公众而言,应冷静对待疫苗类事件,切勿重蹈覆辙。

“2013年乙肝疫苗死亡事件”,虽然最终查明,死亡新生儿和注射疫苗无关,但大量报道却导致了很多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乙肝疫苗。错过了最佳的接种疫苗时机,会危害这些孩子的终生健康。

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唯有“监管闭环”,方可捍卫疫苗安全。

疫苗问题涉及食药监和卫计部门,易遭遇“多龙治水、各有规矩”的尴尬。如果药监码能无缝“闭环”,从生产企业到流通环节,从销售单位到接种站点——每一只疫苗的来龙去脉都在药监码的“掌控”之内,那么,一旦上下游疫苗数量发生非常规的变化,预警制度也会自动触发,更不要说患者因为注射疫苗出了问题而无法层层追溯“上家”了。

人云亦云的网络时代,唯有客观冷静,才是公共卫生事件解决的正途。

本文综编自南方周末、法制日报、京华时报、央视新闻、河北新闻网、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报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疫苗案,疑点,非法,狂犬病,下线,庞某,部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