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N个举措支撑医患和谐
自2006年以来,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将“保稳定、促和谐、惠百姓”作为作风建设目标。为此,医院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行业作风逐年好转,行业形象逐年提高,行业满意度逐年上升。
特别是在群众诉求方面,依托省民心网、省12320卫生热线、市96123市民服务热线、市长信箱、市政公开、民声微博、行风热线等平台,广泛接受群众投诉、咨询和求助,以“护卫健康,医惠于民”为宗旨,坚持“至仁、至诚、至精、至善”的服务理念,不断打造诚信医院品牌。
凝练科室服务理念,推进医院文化深植
各科室对于医院而言,就像是人体的各部分组织。医院文化要深植,就要加强科室的文化建设,把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处诊室、每一扇服务窗口、每一项工作、每一个角落、每个人心中。
于是,该院鼓励科室提炼一句话服务理念,并不断摸索,不断凝练文化内涵。比如,干诊窗口提出“以老干部为中心,视老干部为亲人”;眼科导诊提出“用微笑连接你我,用真诚播散光明”;挂号收款处提出“微笑服务,尽我职,暖您心”;北院收款处提出“微笑挂在脸上,服务记在心里”;门诊部导诊提出“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患者麻烦一次”;住院处提出“心系患者,真诚服务”;药剂科提出“三零”理念,即零距离、零投诉、零假劣药。
各临床科室则时刻用服务理念诠释医患沟通:好的服务带来好心情;良性的医患沟通是无处不在的热心,是时时刻刻的关心,是随时随地的留心,是投入身心传导真心的过程。事实表明,该院通过鼓励科室凝练一句话服务理念,使得医院文化真正贴近每一位职工。
持续接受社会评议,认真倾听群众声音
多年来,该院借助8条渠道广泛收集、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以评促纠,有针对性地改进医疗服务。
一是面对面“问”意见——每月面向门诊、住院患者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覆盖所有临床专业组,每月完成调查500人次以上,月底汇总表扬名单和患者意见建议并通报结果;二是打电话“求”意见——医院早在2006年便开始开展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把“从患者满意之处做起,从患者不满意之处改起”作为工作理念;三是监督员“挖”意见——医院聘请各行各业的各界人士、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作为医院社会监督员,共同把脉医院的工作。
四是下临床“找”意见——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去临床找问题,随查随改;五是入社区“集”意见——医院派人深入社区向居民了解医院的行风良莠;六是去患者家“访”意见——每年抽取50名出院患者进行入户随访;七是意见箱“征”意见——院内每幢大楼均设置意见箱,每月开箱一次,收集意见建议;八是第三方“提”意见——聘请市民及医院新入职员工作为第三方调查员,以患者身份参与诊疗,提出就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三融合”促科室与医院无缝衔接
该院将软环境建设与硬件设施建设相融合,不断提升窗口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用长效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将科室小窗口与医院大窗口相融合,不仅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还让患者获得精神上的安慰,每个窗口都成为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员工将自己的规划与医院的规划相结合,为自己拟定一条切实可行的职业成长路径,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过程中及时纠正与调整,自己跟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实施以上一系列举措,每年回访患者从2006年的1.7万余人增至2015年的3.4万余人,回访成功率从45%提升至93.3%;满意度从93.3%升至96.4%;收集的意见建议从每月73条降低至每年收集22条。概言之,患者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投诉明显减少,群众日益深刻地感受到医院的良好医德医风氛围,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也不断攀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