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生与互联网+“谈恋爱” 掌握这门技术活儿

原创 2015-10-23 16:22 杨永燕 / 健康界

医院、医生跟互联网+“谈恋爱”,必须务实,否则将一无所获。

互联网+时代,医院、医生与互联网的关系日趋紧密,甚至犹如恋人般如胶似漆。问题来了,医院和医生到底怎样与互联网谈好这场“恋爱”?10月22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几位嘉宾给出掌声连连的回答。

恋爱态度需务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儿童眼科主任于刚认为,医生与互联网+谈恋爱,说到底还是与患者谈恋爱。

曾经,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可罗雀,医生不敢为患儿做治疗。“当时,眼科为患者诊治的模式是15分钟看病,接着用25分钟劝说家长带孩子去其他医院就诊。”于刚感慨,如何打造一个过硬的眼科和金牌科室,当时成为他和同事的首要任务。

距今11年前,于刚作为人才被引进到北京儿童医院担任眼科负责人。自那时起,他锐意革新,互联网+也成为充分运用的利器。

他认为,科室发展的四大要素,除了技术、口碑和团队外,就是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行有效传播。“互联网+对医疗的影响体现为改变并主导医患模式。”意识到这点后,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逐步把网络查询、微信、微博查询应用于医疗中。于刚称,以前医患之间的交流是不平衡的,医生被置于患者之上。而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后,医患之间的交流逐步走向平等。

于刚强调,跟互联网+谈恋爱一定要务实,不能务虚。利用10年时间,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完成了虚拟眼科的搭建,主要关注医患间院前和院后的沟通。“我们实现了眼科的一虚一实,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不过是一个工具和媒介,它润滑了医患关系。”

在于刚看来,科室专家的品牌和远程医疗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即医疗网模式的应用。“2004年,我们科室的服务态度很差。后来,我们通过网络监督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此举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态度。现在我们科室医护人员的态度非常好。”

借助互联网+,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该科的年门诊量为1万人次,全年收入仅60万元;到2014年,该科的年门诊量达到22万,全年收入1.27亿元。

健康云平台整合医疗资源

无独有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也与互联网谈了一场成功的恋爱。

该院通过健康云平台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内部流程的改进以及从细节上着手,提升服务使患者体验得到改善。

邵逸夫医院的健康云平台以实体医院为支撑,其中中间部分是健康云平台,包括医院实体和参与到这个平台上的各级医院。“把医院、医生和互联网+三者结合起来,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高效服务。在健康云平台的支撑下,未来我们要将药品、医药公司、为患者诊治整合到一起,最终实现网络支付。”邵逸夫医院院办主任王家铃介绍,该院将借助健康云平台建立一个互联网+医院的联盟,其中包括大型三甲医院、协作医院以及社区卫生中心等。

截至目前,健康云平台已运行4个多月。统计数据显示,已转诊3000余人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基层医院提供1万多次会诊。

美国医生现身说法:如何与互联网接轨

作为医疗环节的核心人员之一,医生对移动医疗的使用频率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这个行业的繁荣度。

Christopher C.Brodkin是美国一名总住院医师,移动医疗已进入到他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帮助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创造了一个新前线。”他在工作中常常使用一个重症监护APP,该APP上可查询患者的心电图等信息,因而颇感方便。

不过,他也指出,移动医疗APP有泄漏患者隐私的风险,医生在使用移动医疗APP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谈恋爱,活儿,医生,互联网,眼科,医疗,科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