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坛e翰林院 | 晒晒华西医院精细化运营的两个法宝
诞生于2005年9月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营管理部,其内核借鉴了国外的行政官制度和台湾的专科经营制度。历经十年完善,目前设有36个助理和72个秘书。其中,助理又分为科室管理助理和专项助理。时至今日,运营管理部正助推华西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近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和强生医疗专业教育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2015年医院管理优秀教学实践基地暨《医院卓越领导者课程》第一站抵达华西医院。该院运营管理部部长程永忠称,自从运营管理部成立后,一次次助力华西医院改善管理。
精准配置医生资源
基于运营优化原则重设医师岗位级别,是运营管理部推动医院改革的第一步棋。
华西医院的员工还记得,2007年,该院建立以职业技能高低决定岗位层级的管理体系,形成“医院-科室-医疗组长”三级负责制,把医疗组长作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抓手。
据程永忠介绍,华西医院采用分层分级的方式对医生进行全方位管理。“把医生分为基本层、骨干层和核心层。其中,基本层是指住院医生,骨干层决定医疗的质量和效率,核心层是指学术学科带头人。三层共12级,每级岗位对应一个绩效分配系数。”
医疗组长负责制,既是华西医院保障医疗质量的法宝,也是管理医生的重要手段。
根据医院安排,医疗组长是一个诊疗组的主诊医生,由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担任并负责该组的全面事务;医疗组长助理是该组的副主诊医生,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任,是医疗组长的主要助手,共同享受利益和承担责任;住院医师负责与患者直接沟通,汇报病情、记录病历等具体工作,属于基层人员,酬劳由华西医院统筹发放。
医疗组长的数量和组内人数根据病床数和门诊情况设置,同时根据病床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动态匹配。外科考虑到病床周转和手术日等因素,原则上9~12张床配置一个医疗组长;内科12~15张床配置一个医疗组长;慢病20~25张床配置一个医疗组长。
旨在保障医疗组长负责制有序运营,华西医院设立了接班人制度。若一名医疗组长快到退休年龄,运营管理部会为其提前设立助手。“我们根据全院的医生和床位对医疗组做出五年发展规划,同时会每年定期对他们做出调整。”程永忠介绍。
事实上,华西医院针对每个岗位的人员配置,都有详细的量化评价指标。首先由运营管理部的助理测算该岗位的工作量是否饱和,得出结果后再考虑是否增加人员。
病种管理精细化
病种管理是华西医院目前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另一个砝码。
程永忠认为,提升病种管理是医院发展的趋势。华西医院开展病种管理的原则是逐步完善指标,不断与各等级医院、委属委管医院甚至院间专科、院内专科之间作横纵向比较。
“我们每个月都会分析各个科室的费用构成,以及每名医生所产生费用的构成。由于不同科室医生所涉及的病种有别,因而最重要的分析指标是病种费用。”程永忠说,自2005年以来,运营管理部每季度均检测31种高额费用病种的情况,以及31种常见病种的费用情况,最核心的是比较同一病种不同医生的费用情况,如果出现异动就立即干预。
具体而言,当运营管理部监测时发现同一病种不同医生间的费用差别较大,就会挖掘数据——查看材料和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原因,最终采取临床路径等手段予以规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