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掌上医讯:看一家4年不融资的功能性媒体如何转型

原创 2015-08-30 16:22 罗丹 / 健康界

掌上医讯始终不变的是已经坚持了四年的为医生服务的初衷。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官方授权的医学信息移动服务平台,成立于2011年的掌上医讯与市场上同类移动医疗产品相比要安静很多。四年来,掌上医讯经历了pc端,手机报,微信,app等一系列转型,直到今年8月,掌上医讯4.0版本上线后,最终将产品定位于便捷的功能性医学信息移动服务平台。用掌上医讯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吕勇的话讲,四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服务医生的初心没有变,但服务的模式和路径越来越清晰了。

面向基层医生的服务

作为一款做资讯起家的产品,掌上医讯将自己的服务人群定位在基层医生,即一线城市以外的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人群。吕勇告诉健康界,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将一些医生需要了解的资讯从线下搬到线上来,其中资源最不对等,信息诉求最大的人群就是基层医生。而通过四年的转型,目前资讯信息的汇总已经成为了掌上医讯的基础性功能,针对基层医生而言,病例交流和法律维权版块则是为其量身打造。

在病例交流版块中,掌上医讯希望为医生搭建一个专属的私人智库。医生在掌上医讯的app上就能进行日常的病历讨论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与市面上很多病历管理产品类似,在此版块中,医生自己上传病历,之后由掌上医讯的编辑团队进行审核。与此同时,掌上医讯还有一个名医病历分享版块。在此版块中,掌上医讯会邀请三甲医院的大医生在平台上分享经典病历,并附有详实的讲解内容,基层医生可以在下方做病例交流并得到相关回复。

在线上法律维权方面,由中国医师协会和百洋集团道德建设与法律援助基金发起的线下活动已经长达十年。此活动由北大法学教授孙东东主持,进行全国医院法律维权巡讲。活动现场会讲解一些国内现阶段医生和患者沟通中容易犯的错误,或是出现法律纠纷的问题如何处置等。掌上医讯从两年前介入到了此活动中。为这个线下活动提供线上的咨询平台。基层医生可以在app的维权频道中向提供法律援助的专家提问,专家也会在线上作答。但此功能仅限于咨询教育阶段,不涉及真正的打官司环节。目前平台上每周有十几人在线匿名咨询。

医生专属的职业app

在交流过程中,吕勇强调,虽然目前掌上医讯正在全力发展各个功能版块,但也同时致力于资讯搜索环节的优化。当下,同样拥有医疗资讯功能的app,一般会以垂直的科室分类,进行用户订阅。这样虽然方便用户以科室检索调用信息,但也会带来非此科室信息检索显示排列靠后的困惑。为此,掌上医讯4.0版本中,在原有订阅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全网的搜索功能。此功能打通一切科室垂直限制,进行关键字检索排行显示,“相当于医学界的百度功能。”

为打造医生专属的app,掌上医讯不仅仅是在资讯检索环节不断优化,还针对医生各方面的需求切中痛点,切实为医生服务。考试如同科研行为一样,会伴随一位医师整个执业成长生涯。针对年轻医生医生的备考行为越来越多从线下转到线上,为了适应医生灵活碎片化的时间,掌上医讯开通了医考课堂app,将在九月份上线。此独立的app致力于打造O2O的医生教育平台,与慧生信合作将线下的课程放到线上来,包括医生、护士、影像、检测等等。慧生信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而掌上医讯拥有40万注册医生用户,两者资源整合,通过收费课程,让线上备考成为可能。

更看重穿透力和覆盖力

对于一个4年都没有融资的创业公司而言,掌上医讯目前仍处在烧创始人钱的阶段。当谈到一些常见的办会、品牌营销等变现方式时,吕勇的回答都是NO。吕勇介绍到,目前,掌上医讯给医生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就连会议内容也只是向医生提供相关会议信息,并不办会。在掌上医讯app上,有一个叫做医会通的智能会议管理系统,可以智能建站。医院或者相关机构只要把图片信息和会议内容上传后台,就会有一个制式,自动生成会议启事。

这种土豪有钱范儿并不是在漫无目的地烧钱,只是在眼前利益和长远规划中,掌上医讯在有余地的情况下,选择了后者。希望为医生创造一个相对纯净的学术平台。与即刻变现相比,掌上医讯更看重医生的粘性和关注程度。始终致力于打造品牌的穿透力和覆盖力。至于未来,吕勇也坦言,一定会走上用广告变现和最终上市的道路,不过在此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已经坚持了四年的为医生服务的初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