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带给医疗行业的五大发展方向
如果把互联网比作黎明前的破晓,那"互联网+"就是那一瞬间最有温度的第一缕曙光。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7月4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如此紧密的步伐和切实的行动,显示出政府对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高度重视,并直接催生了11项重要领域的顶层设计。作为国家战略的"互联网+",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给互联网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在,人们越发的相信"互联网+"可以搭配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只要与互联网有机相"加",就能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开拓出崭新的巨大空间:比如教育和互联网相"加"发展起了远程教育,金融和互联网相"加"结出了互联网金融之果,等等。借助互联网+的热潮,互联网+医疗也从默默无闻逐渐走人人们视线。作为传统医疗行业里具有标志性转折点的新型医疗模式,互联网+医疗在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发人深思的思考:互联网+时代,究竟给医疗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改变呢?
笔者在指导意见中理出了关于医疗行业发展的五大方向:
1)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
2)便捷服务。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3)远程医疗。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五大,方向,互联网+,患者,机构,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