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西院)2014年改革发展集萃
200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与邮电总医院合并,使当时协和最受困扰的空间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2008年6月,6个重点、特色科室整建制搬迁至西院,协和举全院之力做强西院见到成效。
回顾十年来,医院在西院区硬件设施上的投入并不算大,但是一批又一批协和人肩负着“开拓者”的使命,将重心放在西院的软实力建设上,努力缩小西院在医疗技术、学术氛围和文化建设上与东院之间的差距。
——发展西院特色诊疗项目。普通内科每周四上午进行的专业组查房,汇聚多科实力诊治疑难重症。乳腺外科精研手术技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时间远低国外医院。心衰、肾衰等慢性病和疑难病正逐渐向西院区集中,双跨科室也按照不同侧重规划东西两院病房,互为依存,共同发展。
——移植协和式精英教育。经典的“内科大查房”、“住院医师巡诊”在西院落地生根,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西院特色的“老总下午茶”和“教学门诊”从技术到人文,呵护着年轻医生的成长。协和的培养模式和医院文化深深地根植在西院这片土地上。
——全院支持西院学科发展。风湿免疫科前主任张奉春教授认为,该科重要发展机遇是迁址西院,6年来连续申请了多个国家级课题,在学术研究上、在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果说,当年6大科室整建制搬迁到西院是顾全大局的表现,那么6年后,他们用自己双手所创造的成就响亮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在哪里,协和就在哪里!
机遇:科学规划谋新章
西院在协和发展史上曾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东院新门急诊楼和外科楼的启用,医院重新布局调整,它又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抉择——是继续维持现状?还是大跨步地向前发展?
关于西院的发展战略并没有定论,而来自医院的一系列动作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瞩目——
2014年3月,医院优化重组职能处室,西院综合办更名西院事务管理处,新增职能描述“西院实行区域管理,探索机制体制创新”,并新设院长助理一职直管西院。
2014年7月,以于学忠院长助理、赵丽珍主任和宋一民常务副主任为首的西院管理团队正式形成。上任以来,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制度,创造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谋划着更广阔的发展蓝图。
2014年8月,医院正式公布201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将“科学规划西院定位”列在了首位。
种种举措表明,协和医院正以蓬勃的朝气和豪迈的激情,决意在西院这片疆土上释放出更大的改革力、创新力和生机活力!
调整:提高员工幸福感
尽管瞩目未来,仍需立足当下。在西院定位步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医院一手抓改革,一手抓调整,让两院员工共享医院发展红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出台多项管理制度。2013年4月,西院手术科室病房陆续搬回东院。医院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如专科会诊制度、专科门诊制度等,维持西院业务运转。2014年1-9月份的数据显示,西院的单日门诊量依然维持在2000人次以上,与往年基本持平,保证了西院病人医疗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西院开展院容院貌专项整治,进行户外标识全面更新、北楼南侧外墙翻新、南楼东门地面修复、院区绿化等几十项小型工程,全面优化院区环境。国庆节后,医院还将对年久失修的中楼、南楼病房进行全面装修改造。
关注西院职工生活。延长供餐时间,增加餐品种类,新增订餐和送餐服务受到西院职工的好评;增加员工活动设施,改善职工健身条件,拨专款用于改善西院职工的健身条件;工会的优惠活动两院同步,让西院员工享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
探索:医疗服务新机制
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医改新策,公立医院改革正成为两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数千亿计的社会资本正在寻找健康医疗养老产业的突破口。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医院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对西院北楼的功能定位已经初步完成,资源配置与流程方案正逐步成形。在可预见的未来,西院必将成为协和的新亮点,新特区,以崭新的姿态盛装迎接协和百年的到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