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卫计委将广州等列为登革热防治重点 要求及时确诊

原创 2014-09-30 17:46 王苍舒 / 健康界

在已经有报告病例的地区,要开展登革热病例主动筛查,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送到当地医疗机构接受登革热检测和治疗。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字,截至9月29日,全国23个省份共报告12336例登革热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484%,死亡4人,为2005年后首次报告登革热死亡病例。病例目前主要分布广东11867例、云南145例、福建119例、广西74例,占全国病例总数的99%。

为做好登革热防止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9月30日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登革热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级爱卫会办公室要按照《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全爱卫发〔2009〕9号)的要求,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和广大群众,有针对性部署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健康界了解到,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因此一旦出现登革热样症状或是在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需要立即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取得联系,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图片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区:浅红色表示登革热流行区,红色表示合并有登革出血热的流行区)

登革热样症状包括:持续3~7天的突发高热,体温达39℃以上;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出现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健康界注意到,《通知》中将广州等市强调为此次防治工作的重点地区。明确要求重点地区要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单位和家庭,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场所。要加强蚊媒密度监测,确保防蚊灭蚊效果。

《通知》明确指出,重点地区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登革热疫情监测,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在已经有报告病例的地区,要开展登革热病例主动筛查,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送到当地医疗机构接受登革热检测和治疗。

同时,《通知》还要求组织对医务人员开展防治知识培训,尤其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对登革热的诊疗水平。

针对全国及重点省份的登革热防控工作,中国疾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及时监测和分析评估疫情形势。一旦发现局部地区登革热暴发流行,将及时组织专家赴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通知》要求,重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发现病例及时进行报告,疗机构要进一步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发现病例及时进行报告,并按照《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国卫办医函〔2014〕746号)要求规范开展诊疗。

《通知》明确指出,要求重点地区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爱卫会办公室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强调,要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加强舆情收集和回应,及时澄清不实传言,维护社会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将适时对重点地区防控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并将视情予以通报。对于国家卫生城市,现场督导检查结果将作为复审抽查结果,在卫生城市复审时予以参考。

预防登革热健康提醒: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卫计委,登革热,确诊,病例,蚊虫,通知,地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