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家创始人李碧菁详解外资医院的困惑与希望

对于不少有实力的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来说,投资医疗产业正成为一种热潮,而作为中国炙手可热的高端医疗品牌,和睦家也引起了资本市场各路投资者的关注,收购的战火甚至一路烧到了美国纳斯达克的二级市场。
从1979年即开始中国之旅的和睦家医院创始人、美中互利公司以及和睦家医疗集团总裁李碧菁女士,在以下这篇访谈中,不仅评价了和睦家以及中国医疗市场,也回应了市场上对于和睦家的一些传闻。
为建和睦家医院曾盖180个章
问:目前和睦家医疗集团下属都包括哪些医院?最近在建哪些医院?
李碧菁:我们现在有4家在3个城市已经运营的医院,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的和睦家医院以及在北京的康复医院这4家医院。还有10来家卫星诊所和一个独立的癌症治疗中心。
现在在建的医院也是4家,分别在广州、青岛、上海浦东以及北京的西部地区。在北京,由于市场需求很大,我们现在就有两家医院和六七家诊所,在西边的医院选址正在最后的谈判当中。像北京这样的市场,我想也许容纳三家和睦家综合医院都不一定够。我们的运营模式在北京已被患者普遍接受,因此我们有信心建设多家医院。
问:目前你们建设医院的速度是否大大提高?这些医院的快速建设是否是因为获得了复星、TPG等集团的投资?
李碧菁:是的,我们最近两年建设医院的速度明显大于前些年,不过这些医院的建设都有好几年的计划,计划可以说是在获得投资之前。有了这样的计划,我们才选择了合适的投资对象。我们的医疗服务模式是经过了17年的完善,做一个综合医院并不简单。当然政府的大环境也对民营医院投资比较支持。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我们的建设才会提速。
问:你上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算是一个中国通了,当初你怎么会走到医院经营这条路上来?
李碧菁:我是1979年就来中国了,那时我已经毕业了并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一直对医疗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生活质量的主要环节,也关系到社会的幸福水平。我刚到中国来,当时中国封闭的时间刚刚过去,中国的医院很缺现代化的工具,因为我曾在美国医院工作,我觉得可以给中国提供很多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所以,我在中国头10年的时间,1979年到90年代初,我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医院引进医疗设备,帮助和创造中国医院与国外在医疗器械上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不过,我发现中国的患者还很不满意,包括就医的环境、服务的水平和安全条件等等,所以我们当时就考虑是不是可以给中国消费者一个更多的选择,如果他愿意在医疗保健上花更多的钱的话。
我投身中国医院行业并不偶然。到中国10多年来,我一直在中国的公立医院转,看到中国有非常好的大夫,却没法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体系。我想,如果政府允许我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平台。当然,这一想法是考虑了很长时间才开始实施的。
问:当初投资医院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困难?
李碧菁:当然很不容易。最初有这个想法是1991年,直到1994年才允许我们可以这么做。也就是说,争取这么一个对外资医院的绿灯的信号我们等了4年。而从获得这个信号到我们办齐手续并把一个小小的外资医院办起来,我们又用了3年时间。
当初我们办第一家和睦家医院的手续盖了180个公章。现在我觉得也差不多,虽然现在权力下放,可以是省里主管部门决定,但是也很麻烦,100多个公章仍然是需要的。如果是独资的话,还需要到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商务部审批。
问:你说过现在建医院仍然很困难。你们建的是连锁医院,有了第一家医院和品牌之后,以后再建还是有障碍?
李碧菁:主管部门对建立医院的审批不考虑什么连锁形式,这也是医疗服务界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现在我们每一个小诊所也好、医院也好,都要独立结算,这样从税收上来说很不利于医疗集团快速发展。
当然开一家医院肯定头两年到3年是要亏损的,不过在中国,虽然是同一个医疗集团,你赢利的医院利润不能冲减你的亏损,照样要交很多税。在美国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医疗集团,我们会统一交税,现在却是在建医院和诊所的各个地方都需要分别交税,此举不利于中国医疗市场上的企业集团化发展。
像我们这样按照严格标准做医疗的企业,到一个新的城市办医院甘愿亏损几年,而一些赚快钱的企业当年就能盈利,这样的政策适合后者的扩张,阻止了我们的发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税率,我们医院行业的税率和其他行业相比是最高的。
问:真的是最高的吗?
李碧菁:对,我们这个行业对营利性医院所收的税率是25%,虽说现在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但是税率却最高。相比之下,一些其他受政府鼓励投资的行业,规定的税率是15%、12.5%。对于非营利性医院,当然不必交税,但是我们是上市公司,只能建设营利性医院,而且很多企业在这个领域投资也同样需要建立营利性医院。在美国,非营利性医院也是有的,只不过所占比例很小。
我不能说投资者低估了我们的股票
问:大家都觉得高端医疗利润比较高,你是不是认为这个行业的利润高过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
李碧菁:现在在这方面没有成熟的公司,所以我们会比他们高还是比平均低,我也很难说清楚,利润到底是高还是低,要看企业经营的效率。我觉得医疗服务的利润过高也是不现实的,我只能这么说,如果追求过高利润的话,医疗不是最合适的投资。
问:我发现,虽然和睦家已经是中国高端医疗市场的知名品牌,但是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你们的股价并不高,我想这可能和美中互利国际公司年报数据上利润一直比较低有关系。可见和睦家虽然在中国市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在美国市场的估值并不高,你觉得是否存在着在美国股市你们的价值被低估的问题?
李碧菁:我觉得有两点。中国的高端医疗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市场,现在很多人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国家政策的准入有一些改进的地方看,认为这个市场比较有前途。但美国离中国市场比较远,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状况。
我们已经用17年在这个市场上一步步发展,对这个市场比较了解,也有信心,所以我们才决定要在这一市场上采取快速发展的策略。正因为如此,我们每建立一个新医院,必然要让老的医院盈利背负负担,这势必影响到我们的整体盈利,影响到我们股票的价格。我们认为,在这几年开那么多新医院的背景下,投资者并不了解我们快速发展的过程和对我们经营能力的影响,但是我们仍坚定地投资建设新医院。
我们4个大医院的项目实现盈利还需要好几年,很多投资者也了解我们搭这个基础是为了未来的集团发展。谁也不会投资为了今天,都是投资为了未来。
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我不能说投资者低估了我们的股票。不过你可以看TPG和复星集团在二级市场上把我们的股票都收购了,你可以看到他们花了多少钱。这是他们认为的价值,价值到底多少需要投资者自己决定。
问:关于和睦家医疗集团的价值,你是怎么估算的?
李碧菁:你可以用复星、TPG最后的股价来计算一下。不到10亿美元,你可以看他们购买的价格。
2013年美中互利的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794亿美元(包括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业务两部分),同比增长18%;净亏损640万美元,2013年同期净利润410万美元。我们2014年上半年的报表8月份出,现在还没有数字可以公布。不过这几年我们的医疗服务业每年大概有20%的增长。
问:几年前复星在二级市场对美中互利就开始收购了,最早收购时美中互利是否知道?
李碧菁:最早复星是小规模的收购,等到复星买到5%左右,复星开始找我们,我们才开始进行正式谈判。我们一直在谈合作的道路和方式,并决定了合作的计划。当时我们决定先合资成立一个医疗器械公司,以后再进一步合作。
对医疗器械公司复星开始控股51%,现在已经占70%,并且复星加大了投入,装入了以色列的医疗器械公司。
问:为什么双方合作从医疗器械开始?
李碧菁:这也是因为共同的兴趣,他们有医疗器械业务,有医疗器械的生产,所以我们合作。现在和睦家医疗集团和医疗器械业务是分开的。在和睦家医疗集团,他们是股东,并不参与管理。
问:能介绍一下美中互利私有化的情况吗?
李碧菁:美中互利公司是1982年成立的,业务是进口医疗设备。美中互利公司上市是1994年,而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在中国开办的和睦家医院融资。当时我就把医院作为我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向。
美中互利公司私有化还没有结束。不过我想2014年年底之前就会结束。结束后美中互利会变成一个私有公司,上面有几个股东,包括复星集团、TPG公司,包括管理团队。医疗器械目前美中互利占有30%,复星占有70%,将来这一业务将由复星全部管理。美中互利国际公司会变成一个纯粹的医疗服务公司。它旗下的医疗服务品牌是和睦家,也只有医疗服务这一个业务,这个业务就足够我们忙30年、40年都忙不过来的。新医院建好以后,可以保证你到我们哪一个医院,服务质量都一致,病例都可以调出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1人喜欢
0人收藏
登录后评论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