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波的三重人生:停不了的微博,说不完的医改
他是新浪微博上粉丝最多的官员之一。
他出身医生,做过院长,为医生说话,敢说真话,在博客和微博上担任“医生代言人”。
他更是医改思考者和执行者,力推多点执业和社会资本办医。
他就是粉丝们爱戴的“医生哥波子”——廖新波。2004年,廖新波出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2005年,廖新波开始了自己的博客人生,再从博客转战微博、微信。慢慢地,人们称他“博客厅长”、“微博厅长”。
转眼十年。2014年上半年,廖新波卸任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做过医生、玩过微博、折腾过医改,医生哥波子有什么样的收获和遗憾?他以后会用怎样的态度为自己代言?他的精彩人生会积淀出怎样的医者智慧?
7月22日,廖新波做客健康界“医言堂”,参与互动访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些答案。
微博人生:作为医生,沟通真的很重要
诗意的栖居:“微博大V”的身份,给您带来了什么?一个更能说出心里话的渠道?一种得到认可和关注的成就感?还是给现实生活带来了困扰?
廖新波:这个问题很重要!自从开博以来,将近十年了,得到最大的收获是大家的认可!至于个人的“目的”有没有达到呢?我想也应该达到了——沟通!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得到仕途上的任何“催化剂”。
yashalj:在现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现状下,医生是不是可以通过自媒体这个平台,为自己发声,传播基本医疗知识等,让大众更加理性地认识医生这个群体,这个职业?这样可行吗?
廖新波:完全可以!但是这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新媒体去表达。医生的发声,更多的应该是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去普及医学基本知识,少一些抱怨。
我也知道大家心中很有怨气,制度的缺失造成的矛盾,现在让我们医生来背。事实上,大家已经逐渐地看清楚问题的所在了!
所以,医生要利用好自媒体,P2B、P2P,传播正能量!
王建秀:刚才波子哥谈到了开博的一个收获是沟通。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逐渐成为官员、管理者、医生与外界沟通的常用方式。如何通过沟通改变现实?
廖新波:沟通本来就应该是医生的一个最拿手的技巧,没有有效的沟通不能成为名医。其实,我建立的是一个对外沟通的平台。在医院管理和医改进行中遇到问题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使别人明白你要做什么。比如这两天谈到民营医院要不要发展,大家更多的是从现在民营医院不诚信看问题,而没有从如何改变上想办法。
juzi:您对于我国医生的培养有何建议?是否应在医学教育中加上医学人文“博客”、“微博”课程?
廖新波:以博客为主线的新媒体一定会不断发展,比如现在的微博与微信,易信等之类的新媒体都是在博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工具,既是沟通的工具,也是工作的工具。尤其是将来我们的医疗制度成熟之后,对于家庭医生和私人医生来说,新媒体更是如虎添翼。我们没有理由不掌握它。掌握它,更是解放自己,明白这句话吗?
医者人生:体制搬不动,那就坚守底线
doctoriy:有人认为医生只要追求经济利益,就必然会损害医患和谐,真的是这样吗?凭本事吃饭,是这个世界不变的法则,货币不过是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价值交换的一个媒介,医生创造的价值当然也要和其他行业从业者一样用货币来标定,所以医生逐利天经地义,无可指责。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廖新波:追求经济利益与凭本事吃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本事者切忌追逐利益!但是,有效地利用你的本事为更多需要的人服务是应该的!让合适的人去合适的岗位和部门做合适的事情领取合适的报酬,天经地义!公立医院提供什么服务就应该聘请什么样合适的人;你觉得你的价值在哪里,你就应聘在哪里——自由执业者。
寻梦互联医疗_新浪:公立医院不断扩张VIP病房,用公共医疗资源为领导、VIP提供服务,院长们喜欢选拔特别能照顾VIP的医生做主任,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廖新波:目前体制下的院长有这种动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政府给医院没有或很少投入,院长需要谋求发展,资源从哪里来呢?——关系是最好的资源!我在做院长的时候,我也教育员工,只要领导到你医院看病了,就证明两件东西:一是你技术好,二是你服务好,不然他会平白无故来你医院找病看吗?
无论不欢:波子哥,你有没有想过去开诊所的想法?为什么?
廖新波:很年轻的时候想过,但害怕;年纪大了时候也想,也害怕!也许我信心不足,也许我过于谨慎。我总觉得面对的是生命,自己一个人会胆怯。如果组成医生团队应聘在医院,我觉得是很赏心悦目的事情!在美国医生是社会人,他们更多的选择是在医院里打工,少了很多麻烦与成本。当然,社会对医生的价值认可度基本一致。
无论不欢:您怎么看待于莺和张强的行为?
廖新波:他们是勇者,开拓者!
卡卡:廖厅,体制搬不动的情况下,作为医生我们能搬的是什么?
廖新波: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要得罪患者,他们很可怜,他们其实是很敬重医生的,更多的是科学素养欠缺!如果医生是制度的替罪羊的话,患者就是制度的受害者!
医改人生:希望后来者少一点官气,多一些民气。
阿呆:波子哥,如果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做医生还是从政?
廖新波:说实在话,我真的不会后悔我所走过的路,要后悔的是我没有实现我的政治理想——实现有限的全民免费医疗。其实,做医生只是服务于有限的病人,从政可能的作用应更大!使自己的自身价值实现最大化是最理想的,但是不可能的。其实,我走过的路,本身就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乐乐:您的角色改变想必会带来一些未尽的遗憾和希冀,能简单分享一下吗?如果要和您的接替者说些什么,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廖新波:遗憾是有,但很快会过去,毕竟会有退休的一天。我只希望后来者少一点官气,多一些民气。任何官员切忌不可一世,一定要记住你从哪里来,为谁办事。尤其管财的人,把钱放到制造污染、破坏生态上,不如关心一下培养你的“乡下人”。实现有限的免费医疗并非难事,按现在5%的GDP重新分配合理资源就可以了。
笑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医改,在对医改“指手画脚”,只说不干的人多,脚踏实地实干的人也不少,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廖新波:哈哈,这种现象应该是中国文化固有的。有权的不干事,无权的去说事。人们也在批评我说了这么多,干成的有几件?我非常惭愧地告诉大家,副职的权力是非常有限,很多理想根本不能实现,也很难被采纳。我现在也明白了很多,但我必须坚持的就是言而不尽。如大家有兴趣,可从我十年的博文中找到答案!
非典型医生_新浪:最近国家中管局发文,要求今年下半年各省选一到两个地方试点:破除对民办中医诊所在选址等方面的区域规划限制。您怎么看?广州有可能成为试点之一吗?
廖新波:各省选一地,意味在一市试行,这种试点一点意义都没有!至少要在一省之内试点。您说的这个文又是“中管局”的,可能范围就小得多了!如果在一个大型城市,比如广州,也得所有医院都动起来才有意义!其实,现在已经在逼近了,医院职工福利社会化,这将是很大的“松绑”。
无论不欢:波子哥,有人说多点执业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院长能得罪得起吗?医生有时间吗?这个问题也十分敏感,文件迟迟出不来。为什么多点执业的争议这么大?
廖新波:主要托词是怕乱!最大阻力是医院院长把医院当着是自己的。我多次问过一些院长:如果你不是院长,你是专家,你支持多点执业吗?回答基本是同意我的观点的。更好笑的回答是:因为屁股指挥脑袋。哎,为什么呢?!
本期“医言堂”内容传送门:《医言堂:“博客厅长”因何结缘草根博客?》http://www.cn-healthcare.com/yyt/105.html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