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月底正式开业 每年运营成本或超1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复星医药(600196)控股的济民肿瘤医院、广济医院、钟吾医院以及禅城医院合计床位2090张,2013年医疗服务业务共计实现收入4.7亿元。相比之下,目前SIMC的床位数为500张,但相较于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的民营专科医院,SIMC在高端综合领域的探索仍处于初始阶段,经营风险不容忽视。
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最近发布的《运盛实业拟发行股份购买标的资产之盈利预测审核报告》也提到了SIMC的经营风险。报告认为,SIMC自初始投资至达到成熟盈利状态需要一定的培育期,本着谨慎客观的原则,在2014年度盈利预测表中已按权益法确认对SIMC及上海树林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损失共计2505.31万元。
游离医保之外
不能否认的是,作为盈利性机构,SIMC从建设初始就一直在探讨如何赚钱。
据了解,SIMC方面表示将不成为基本医保的定点医院。也就是说,病人在该医院看病不能用医保。这一做法恰恰与市场主流逻辑相悖。在不少投资人看来,公众对民营医院始终存有一定偏见,因此只有医保定点资格“金牌加身”,民营医院才可能与公立医院展开竞争。
SIMC的“底气”,源于特殊定位与客户群体。缪晓辉说:“高端医疗将集中解决中国1%~1.5%高收入群体的看病问题。这部分群体更在意医院所能提供的服务和就医体验,对价格则并不敏感。”
SIMC初步确定的挂号费从300元~1200元不等。其中,1200元挂号费主要针对2名全职首席医生,以及合作的8家医院的专家。
除了常规坐诊以外,SIMC还推出一种全方位的链式服务模式,包括体检、专科门诊、入院治疗,以及营养、康复和心理辅导等等。据介绍,未来医院业务还可能延展到健康顾问、养老地产等领域。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SIMC选择高端领域进行另类突围,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下,一些三甲公立医院虽然人满为患,但只是略有盈余,甚至亏损。尤其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大背景下,公立医院终将回归公益属性,而民营医院在价格上与之纠缠,恐怕得不偿失。
据悉,SIMC虽然主动“放弃”医保,但可适用商业保险,目前已有14家国际商业保险公司签约。
承接特需医疗
在SIMC股权结构中,国资背景股权占比较小,医院在经营上走市场化路线。而作为国家卫计委、上海市政府的重点项目,这家国内首个由社会资本投资的国际化综合性医院还承担着推进医疗改革的重任。
据介绍,SIMC将承接公立医院转移的特需医疗。根据《上海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08-2020)》(草案),分别在浦东和虹桥商务区建设SIMC、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两个医疗功能拓展区,同时相关政策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特需医疗服务,并将之剥离进入上述两个国际医学园区。
所谓特需医疗,是指公立医院的“高端医疗”服务,由于有悖公立医院公益性要求,而一直备受诟病。但不容回避的是,这种需求又客观长期存在。所以根据有关政策设想,SIMC将承接公立医院转移过来的特需医疗,并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不占用医生、公立医院床位、社保等,避免公共资源分配不均。
在医护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面,SIMC将扩大医生“白色收入”。按计划,医生最终薪酬由直接诊疗服务量决定,在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SIMC的医生收入将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普遍水平,护士收入则是公立医院的1.5倍。
缪晓辉强调:“SIMC挂号等费用很高,不会有患者给医生送红包,并且医生也不能拿医药代表回扣,医院根本不允许他们进大门。医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来获取回报。”
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落实方面,SIMC已与8家著名三甲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8家医院的专家可以在SIMC坐诊。对比其他城市民营医院在该政策上遇到的阻力,SIMC可谓进展神速。
在采访当天,记者正好碰上SIMC “药事委员会”开会。缪晓辉说:“虽然我们都是从公立医院过来的专家,但是怎样经营这样一个毫无前例的社会化民营医院,没有任何经验。我们每周都在开会探讨,甚至通过争论把问题摆出来,公开地寻找解决办法。”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0人喜欢
0人收藏
登录后评论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